杰米•戴蒙想玩什么花样?
杰米•戴蒙(Jamie Dimon)可能是美国最危险的人物。我不是说他不称职,可能很快使摩根大通完蛋。相反,戴蒙先生之所以威胁着我们的经济和政治体系,恰恰是因为他太称职了,因为他决心借助最近的成功,进一步扩大摩根大通的规模。
尽管他不能公开承认,但戴蒙很清楚,银行越做越大,能给他及其同事个人带来好处。银行大到不能倒(too big to fail),并因此降低融资成本,在你我看来可能既不公平又不合理,还很危险。但对杰米•戴蒙来说,这只是一个商业模式,而他不过是在尽职尽责,即为其股东(以及他自己和同事)赚钱。
戴蒙是银行业的重要智囊,对政治也有着巨大的影响力。他操纵着美国国会中最具影响力、也最强硬的一些说客。他与美国财政部和白宫的关系极佳。而且他决心扩大摩根大通的规模。
戴蒙面临的唯一问题是,他根本讲不出任何理由,支撑他自己提议的银行业规模和形式。在最近致股东信的第36页中,戴蒙阐明了自己的逻辑。
他的前提是合理的:大型全球性非金融公司是美国经济中举足轻重的一部分。但是,之后他又加了三点:
1. 大公司需要大银行
大公司需要大银行,因为大银行能够在境外开展业务,资产规模较大,而且能够进行各种各样的交易。假如这里所说的“大”是指类似于摩根大通(J.P. Morgan Chase)当前及未来计划达到的规模,那么上述说法完全是错误的。在《13个银行家》(13 Bankers)一书中,我们详细讨论了这一点。事实上,写这本书的初衷,主要就是拿出证据反驳上述观点。因为根本没有任何证据表明,银行资产超过1000亿美元,能给社会带来福利(摩根大通的资产目前约为2万亿美元,并将达到3万亿)。
2. 美国银行系统缺乏集中度
实际上,同其他经合组织(OECD)成员国相比,美国银行体系的集中度并不算特别高,虽说在过去15年间,美国银行业的集中度已有大幅提升(《13个银行家》中对此也有详细说明),目前,信用卡、抵押贷款等重要产品的集中度较高。不过,美国和其他国家作比较的结果,并不能支持戴蒙的逻辑,因为其他很多成员国正因为银行相对于整体经济规模过大而苦苦挣扎(在欧洲,爱尔兰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3. 加拿大的银行体系运转良好
尽管金融体系相对集中,但加拿大在2008至2009年表现不错。戴蒙显然希望美国的银行体系向加拿大的方向发展,白宫高层对此也很感兴趣。这着实可怕。上述提议完全误解了加拿大政府为该国银行业提供的担保(不久前我们对此作了解释),而且考虑到美国国情,它实质等于允许美国政府更加完全地控制银行业,甚至比汉克•保尔森(Hank Paulson)和蒂姆•盖特纳(Tim Geithner)在任时做得更彻底。我们把这个问题放到美国历史的背景下来考虑(正如大家在《13个银行家》第一章中看到的那样):如果美国只剩下五家银行,它们的政治力量和意识形态影响力会比现在大还是小?
长期以来,美国最重要的银行家一直躲在说客和政治家身后。看到戴蒙从层层保护后走出来,参与到思想激辩当中,这真是令人振奋。
为保持银行现有的规模,或者说事实上为了扩大银行的规模,戴蒙尽其所能、找出各种理由,这无可厚非,我们也欢迎他这么做。我们应该鼓励银行家参与到公共讨论中来,但同时我们也应该仔细审视其理由。
20世纪早期,西奥多•罗斯福(Theodore Roosevelt)意图严格控制一些由金融家掌控的大型铁路和工业托拉斯,但他仔细考虑了J.P.摩根(J.P. Morgan)和其他一些重要金融家的反对意见。当时罗斯福并不是反对大企业本身,但他坚持认为大不一定就是好,我们需要考虑到一切经济和政治形式的垄断力量对社会造成的负面影响。
如果我们今天无法重启西奥多•罗斯福的政策,那么杰米•戴蒙及其后来者将给我们带来更大的伤害。的确,经历了又一场危机,身陷“第二次大萧条”(Second Great Depression),我们有理由希望用另一位罗斯福总统,即富兰克林•罗斯福(Franklin Delano Roosevelt)的办法解决问题。然而,既然这样的灾难完全可以避免,我们为何不赶快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