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打开
高频交易:机器人为何必死无疑

高频交易:机器人为何必死无疑

Colin Barr 2010-05-11
上周四,由机器人操纵的股市宣告瘫痪。现在轮到华盛顿当局出手的时候了。

    上周四发生的股市短路事故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现在还不好说。但这一事件带来的教训则再清楚不过。监管机构和主要的交易所已经偏离其根本职责。这一职责就是:确保股市公平,让小公司能够融资,让散户能为自己的未来投资。

    可事实上,监管机构和主要交易所却创造了一只怪物,为了交易量,它可以把市场搅得翻江倒海;它可以不惜破坏市场稳定,只为了让那些精明狡黠、技术过人的对冲基金、超大型投行等赚得盆满钵满。

    乔•萨鲁兹(Joe Saluzzi)是位于新泽西查塔姆群岛的Themis Trading公司负责人。对于计算机日益统治股票交易这一现象,他一直持反对意见。对于现状,他的看法是:“1987年,曾经由于股票经纪人不接电话导致市场混乱。而周四发生的事件比那件事还要糟糕得多。卖盘下出后,买家却不见人影。这个系统真是漏洞百出。”

    萨鲁兹表示,监管者和政策制定者必须明白,日渐增多的自动交易(automated trading)正将合法投资者逐出市场。根据塔布集团(Tabb Group)广受引用的一项估算(完整报告参见下文),目前股市每日交易量中,有一半以上都是利用所谓的高频交易策略(high frequency trading strategies)完成的。

    均富国际(Grant Thornton)去年发布的一项研究结论指出:金融市场发生结构性变化,朝着超高速交易发展,同时背离区域性独立经纪业及市场研究,而这种状况已使美国公司的首次公开募股(IPO)受到很大抑制。

    该研究还指出:从2001年到2009年间,平均每年有122家公司进行首次公开募股。但从1990到2000年这十年间,这一数字为530。降幅之猛,可见一斑。

    由大卫•维尔德(David Weild)和爱德华•金(Edward Kim)执笔的这份报告总结指出:首次公开募股市场的急转直下“切断了一个资本来源,从而伤及小企业,也打击了美国的再投资和创业活动。”报告称,“由于对监管措施的调整缺乏一致性,再加上技术发展势不可当,长时间下来,两者共同形成的一系列意外结果,造成了首次公开募股公司数暴跌的完美风暴。”

    近年来,高盛(Goldman Sachs)和其他一些投行日益投入到资金交易活动中,并宣称这些行为对经济发展很有帮助。而上述观点针锋相对地驳斥了这些公司常常挂在嘴边的这套说辞。上周五,高盛在其年度股东大会上大受抨击,因为他们只管大发巨额奖金,而对于当地苦苦挣扎的经济状况,却坐视不理。

    过去十年来,股市上各种市场操作手法层出不穷。萨鲁兹表示,要解决市场动荡的问题,就必须改变这些做法。他说,现在的买卖差价只有几美分,这必须增加到五美分,甚至是一毛。因为在实际操作中,买卖差价较小会导致自动交易泛滥。

    此外,在高频交易中,取消交易的情况比比皆是。因此萨鲁兹还建议,对于那些取消交易的人,必须收取一定的费用。而且通常来说,交易者如果提供流动性,市场就会向其支付一定费用。萨鲁兹建议,这一做法也必须改变。

    当然,这么做可能导致流动性受损。但是萨鲁兹和其他支持者认为,过去几年的情况表明,一个监管不力的市场,就算有着充裕的流动性,也没有什么价值。

    周五,价值投资者惠特尼•提尔森(Whitney Tilson)在给客户的信中写道:“我认为,如果某支股票的买家觉得必须持有该股至少一天,这种状态就会对我们的市场有利了。”

    萨鲁兹并不赞成征收交易税。不过他表示,对监管者来说,要让市场减少泡沫、重回更为稳健的状态,可选择的路径不计其数,哪一条都可以走得通。

    但不管监管者选择哪条路,都是时候出发了。上周四,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和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ommodity Futures Trading Commission)表示将展开调查。不过,就算眼下立刻着手整改,都嫌太迟。

    萨鲁兹说:“我们希望看到华盛顿当局会有重大的响应举措。我们一定要让那些快速交易的家伙们离场。”

    译者:周鑫

热读文章
热门视频
扫描二维码下载财富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