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交所欲借“闪电崩盘”重整河山
此前,纽交所(NYSE)就一直在报怨市场割裂和缺乏透明度很危险,但这些牢骚听上去颇有些怀古伤今的酸葡萄意味。毕竟,这家曾经的垄断机构基差空间巨大、轻松获利的“美好时代”已经一去不返。然而,就在上周四,道琼斯工业指数(Dow Jones Industrial Average)转眼间神秘狂泻近1000点,此事一出,就连美国参众两院都无奈点头,认为纽交所的指责其实不无道理。
纽交所称,电子化交易和黑池交易系统(Dark Pool)对本次崩盘负有一定责任。但颇具讽刺意味的是,纽交所自己也是电子化交易这场技术革命的参与者,虽说刚开始有些不情不愿,但之后也是非常积极:2005年收购群岛控股(Archipelago Holdings);2006年与欧交所(Euronext)合并;去年在欧洲建立了自己的黑池交易系统。不过,纽交所高管最近对这些事迹绝口不提;他们更愿意将其老派团队比作一群英勇的美国上尉(Captain America),在上周四坚守着传统证券交易的阵地,抵挡匿名交易系统和高频算法交易不计后果的疯狂进攻。
当然,纽交所的顽强抵抗并没能阻止股市下跌,而其特有的交易规则,比如著名的流动性补给机制,则使情况变得更加糟糕。但纽交所却将崩盘的主因归罪于竞争对手的操作失控,并最终将矛头指向了2005年出台的《全美市场系统规则》(Regulation NMS)。这项法案旨在鼓励市场竞争,提供更加快捷低廉的做市机制。
纽交所此刻趁机往脸上贴金,动机不难理解:在闻风而动的狡猾对手面前,显示自己的卓尔不凡。这些对手大多游弋于交易监管的盲区,能够轻易绕开许多针对注册交易所设计的管制条例。纽交所经手的该所上市证券交易比例,从2005年的80%左右跌落到现在的23%,而大部分的交易量都被一些新创交易所抢走了。以BATS交易所为例,2006年还只是偏居堪萨斯城的一家柜台另类交易系统;2008年抓住市场机遇,摇身一变成为证券交易所;现如今,美国股票市场大约11%的日交易量都在BATS的掌控之下。
就在上周四,当纽交所启动古板的交易机制,和场内投资者进行流动补偿交易的时候,电脑驱动的交易开始转战这些通常流动性较差的市场。不过,现在看来,那些坚守纽交所迟缓而稳健的操作方法的投资者们,显得十分精明。因为最终,从其他交易平台上下达的卖单潮水般吞没了买单,股价因此大幅跳水,许多大盘股纷纷以白菜价报收。而盘后清扫战场时发现,相当多的交易不得不被废止,于是快枪手们只能捏着一堆没人要的股票,暗自疗伤。
纽交所很快指出,这次惨剧的根源,在于监管层原先对待自由竞争的放任态度。纽交所首席执行官劳伦斯•莱波维兹昨日向美国众议院金融服务委员会(House Financial Services subcommittee)表示:“由于纽约证券交易所启动了流动性补偿机制,而《全美市场系统规则》又允许投资者绕开纽交所交易,于是买卖指令涌向了电子化交易市场,后者不但没有延缓价格下跌的凶猛势头,而且自身账面流动性也有限。反过来,抛售狂潮肆虐了流动性较差的市场,不给市场任何喘息的机会,人为干预也无从介入。”
纽交所的发言确实不无道理。现行交易系统数目众多(据纽交所估算超过40家),让上周崩盘的原因解析变得更加复杂。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近期也表示了担忧,认为交易市场割裂,尤其是当交易大多通过影子系统达成,将会加剧市场波动,妨碍投资者追求最优交易价格。据纽交所估计,该所上市的证券每天超过37%的交易完全在场外进行;而全美市场30%的股票交易都是通过类似黑池的系统暗中完成的。
目前纽交所也拥有自己的黑池系统(总部位于伦敦),但它仍然对这些“隐性流动性”的源头愤恨不已。纽交所近日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投诉,指控黑池系统把许多肥约导出交易所(尤其是来自长期投资者和机构投资者的交易委托),只留下一些鸡肋交易在场内完成(例如高频套利交易和其他“毒性”交易)。
针对萎靡不振的市场走势,立法当局和证券监管机构决定采取行动,设计一套通用的熔断机制,当大盘或个股下跌超过一定比例时(纽交所暂定为10%)启动,暂时中止股票交易。
但纽交所期待更具广度的改革措施,这样即使自己不是首选的交易所,也能享受交易量提升的好处。针对股票市场监管的有效性,证券交易委员会从1月份开始广泛征求意见。4月25日,纽交所给出了自己的建议,指出“毒性交易”的问题,阐述加强“离场交易”监管的必要性。
如果纽交所在《全美市场系统规则》首次审议的时候坚持反对意见,事态也许会大不一样。当时,美国证券交易委员曾考虑,在其“订单保护规则”中,将纽交所场内经纪人提出的报价也包括在内。而假如采取上述措施,在上周四那样的情况下,就能够有效减缓交易速度,并有助于普及纽交所的交易规则,还能够确保这家老牌机构继续提供无可比拟的交易量和流动性。
不过,站在市场的角度看,速度往往意味着公平。新增的竞争者将会降低交易成本,这点对大型投资机构和小型投资者都一视同仁。因此,除了接纳电子交易并参与竞争,纽交所别无选择。事已至此,他们只能寄希望于近期的市场波动,能够促使监管机构采取措施,重现当年场内经纪掌握大权、交易火爆的场景。
译者:朱彦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