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没有公开安全信息的政府网站
位于墨西哥湾的“深海地平线”号钻井平台沉没,造成了大量石油泄漏。此时英国石油公司(BP)正争分夺秒地控制泄漏,但它和其他大型石油公司都有另一个乱摊子要处理了,那就是安全信息公开的情况。
现在探讨这个问题,似乎有些为时过早,眼下,控制每天从海底不断涌出的数千加仑原油才是更要紧的事情。不过,钻井活动的监管机构——美国矿产管理局(Minerals Management Service)正面临重大改革,如果不尽快解决石油公司安全生产信息方面的问题的话,情势很可能将进一步恶化。
美国矿产管理局负责监管近海石油钻探。这次事故中沉没的瑞士越洋钻探公司(Transocean) “深海地平线”号钻井平台即属于该局的监管范围。矿产管理局的工作还包括发放钻井许可证,并向所监管的钻井公司收取许可费,每年此项收入可以达到130亿美元。虽然这样的资金关系看起来并不体面,不过在各个领域,企业向监管者交费的做法并不鲜见。问题在于,2008年,矿产管理局驻丹佛的雇员和石油公司高级职员一起卷入了嫖妓、毒品和贿赂丑闻。(不过,这也不是头一次发生此类案件了。)
美国矿产管理局将被分拆,此举是为解决问题还是进行惩罚?
美国内政部长肯•萨拉查(Ken Salazar)这次似乎采取了打击高中不良少年集团的策略。他于5月9日宣布,矿产管理局将被分拆为两部分,其中一部分将被称为安全与环境执法局(Office of Safety and Environmental Enforcement),将不涉及原来管理局的许可证和许可费工作。本次分拆主要属于行政层面的举措,因此大部分行动无需得到国会的批准,而现在也正好是推动矿产管理局提高安全信息透明度的大好机会。
不过,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石油产业在信息透明度方面向来表现不佳。近日,《纽约时报》(New York Times)报道称,有些科学家曾警告近海石油开采可能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但美国矿产管理局一直都在阻止这些科学家发表意见。该报道还写到,对于本次石油泄漏的速度,英国石油公司一直含糊其辞。开始它们声称泄漏量是每天1000桶,后来有独立调查机构介入后,又改口将数字提高到每天5000桶。公司还一直阻挠科学人员获取相关信息以做出准确测量。
本周《财富》(Fortune)杂志也报道称,石油公司的安全生产记录过于零碎,根本无法为股票投资者等提供参考。德意志银行分析师保罗•桑吉(Paul Sankey)在写给投资者的信中说:“我不知道有什么办法,可以分析出哪家美国公司在安全生产方面做得最好。”他同时提出,安全记录对于投资者是关键信息,因为任何石油泄漏事故都会严重打击股价,事实上,自这次事故发生以来,英国石油的股价已经下跌了15%。
信息来源过多
安全信息不畅的一个原因,是安全生产的数据来源过多,整个产业的各个部分都有自己的数据。联邦交通运输部(Department of Transportation)下属的管道安全局(Office of Pipeline Safety)负责监管运输管道,联邦职业安全和健康署(Occupational Safety and Health Administration)负责监管炼油厂,美国矿产管理局则负责监管大型海上钻井平台,例如本次发生事故的瑞士越洋钻探公司的平台。而现在矿产管理局将被继续拆分,这就意味着以后要获取海上钻井平台的生产安全信息可能会更加困难。
政府机构间如果出现职能重合,那么获取相关的政府信息就会非常的困难,这正是阳光基金会(Sunlight Foundation)政策总监约翰•翁德利希(John Wonderlich)的观点。阳光基金会是一个推动政府透明和政府责任的非盈利组织。翁德利希表示,分拆矿产管理局后,很可能导致获取任何信息都更加复杂,而关于石油公司的信息原本就很难获得。
翁德利希表示,更重要的问题在于,人们缺乏强有力的法律手段,无法让政府加强信息公开。现有的相关法律条文,仅限于2001年一项政府拨款法案中的只言片语,而这些条文没有多少实际效力。
“现在整个政府层面,关于信息质量控制的核心文件,仅仅是一项政府拨款法案中的简短附加条款,其结果是,在如何进行信息处理这个问题上,美国联邦政府制定了很多复杂且往往不适当的规则。这真是可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