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打开
我们都渴望被人喜欢:Facebook的自恋狂效应

我们都渴望被人喜欢:Facebook的自恋狂效应

JP Mangalindan 2010-12-17
从临床心理学上看,自恋已不再被视为人格紊乱。在Facebook时代,人们对这一点还会感到惊讶吗?

    根据最新版的《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来衡量,我没什么精神问题。但我自己知道,其实我有精神方面的毛病。如果以非临床术语表达的话,我是个彻彻底底的、无出其右的、沉溺于社交媒体的自恋狂,在我重归现实之前,应该先暂停使用各类社交媒体的账户。

    我曾对社交网络Facebook进行过多次报道。它不仅是我浏览时间最长的网站,而且也是一种生活方式。我已在这条令人振奋、永不停歇的道路上行走多年。在这条路上,动态、实时的动态汇总(News Feeds)代替了路标;有些人会屈尊喜欢我的帖子,甚至对之发表评论(那更好了),而我那脆弱的自我,也会因为这一人数的增减而变化,忽而被彻底摧毁,忽而一下子膨胀到天上去了。

    更糟的是,一些面目可憎的用户——包括我在内——必须在Facebook上拥有大量朋友。你可能有100或者200个朋友就很知足了,而我认为这还不够,多多益善嘛。目前我在Facebook上有1,148个朋友。有时,我还会在“你可能认识的人”里耐心搜寻,看有哪些人是我可能认识的,哪怕彼此之间的关系隔着十万八千里。曾经在某个鸡尾酒会上碰过面吗?加为好友。双方有共同的朋友吗?发出朋友邀请。碰巧是我所厌恶的一个熟人的朋友的朋友吗?那也没关系,每个人都应该加上。

    过去我非常讨厌照相。看看过于一本正经的我的头像,你就知道本人的尊容比布拉德•皮特、查宁•塔图姆、甚至贾斯汀•朗都差远了。但是这些日子,每当我的照片出现在Facebook上,我都会兴奋不已,但前提是他们得满足我的标准才行。言外之意就是,这些照片得比我本人好看:没有大肚子、青春痘、伤疤、痦子或者黑眼圈。为此我不反对对照片稍加编辑:如果我看起来胖乎乎的,那不妨对身体轮廓进行一下修剪;如果我脸上有斑,那就得用“调和”功能让我的皮肤看起来更细腻。

    没错,我的照片都是经过修整的。为此,我在电脑前一坐就是几个小时,用iPhoto或者Photoshop Express,一丝不苟地把照片放大,再用“增强”工具,让我的脸看起来模模糊糊的,就好像照相时有人把一大块石蜡油扔到了相机镜头上。

    如果有人上传了一张我的照片,但不符合我严格的审核标准,我就会对它发起攻击,把我的名字从照片上拿下来。我可不想看到自己惨不忍睹的照片,更不想让其他Facebook用户看到。另一方面,如果我在哪张照片里看起来很迷人,我就会点击进去,把自己圈出来。就算那张照片上除我之外只有一棵棕榈树,我也会这么干,这是为了防止有人把树当成了我,或者仅仅只为了有足够多的“我的照片”在网上流传。

    事情就是如此。尽管我希望这种自恋症只发生在我一个人身上,但我知道,这不是事实。尽管我应该保护那些迷途的羔羊,但是我仍想公布一下我的“动态汇总”中的最新内容:

约翰•道:时尚周。第4天。跟杰伊•Z以及汤姆•福特一起在派对结束后痛饮。真痛快呀!

-12人喜欢,24条评论。

珍妮•道:谁要结婚了???是我!是我!还是我!!!

-19人喜欢,17条评论。

    现在,到底是谁在跟谁说“醒醒吧”?

    我越来越发现,人们是多么地爱他们自己,并为此不厌其烦地做各种事:上传由职业摄影师拍摄的婚礼照片或者头像作为个人档案的照片,即使这些照片早已是陈年往事;或者上传一些明显经过制作或者修整的照片,仅仅就为了吸引大家评论。

    Facebook不仅给我们提供了自恋的机会,而且它还鼓励这种情节,让自恋癖成为了大气候。Facebook不再只是有关“分享”的网站,它让人们有机会选择自己的在线角色,哪怕这个照片经过了审慎编辑和修剪,最终让人认不出来也没关系。原因很简单,我们在这些事情上花费的时间越多,我们在Facebook上停留的时间自然也越长。马克•扎克伯格在哈佛大学(Harvard University)的宿舍里构想出的这家网站,说白了就是让人们基于肤浅的信息或表象做出武断判断,如今它却已拥有5亿用户,这些人平均每天有55分钟,也就是说每周6.5小时、每月1.2天用来访问Facebook,这实在让人咂舌称奇。全球有这么多人参与这些活动,自恋不再被临床诊断为人格紊乱,也就不足为奇了。

    《社交网络》(The Social Network)这部电影讲述了Facebook诞生的故事,情节不乏虚构之处。你如果有幸已经观看过这部片子,就会知道该网站最初的定位是帮助大学在校生彼此之间建立联系,并因此备受关注。但是,自此以后的几年间,它实际上已经远不止这么简单了。我认为,这其中的“罪魁祸首”是动态汇总。这个特性虽然于2006年才出现在Facebook上,但它现在已经跟会员档案一样无处不在,而且对于用户体验来说,重要性丝毫也不输于前者。借助它,我们能以一种崭新的方式密切关注他人。正因如此,它也不可避免地改变了社交网络,人们变得更重视在线角色,以及他人如何看待自己,因为我们所做的每件事都在众目睽睽之下。

    动态汇总的功能越来越强大,但这同时意味着它让情况更加糟糕:几乎每个新增加的特性,以及每个用户接口的升级,都是为了完善动态汇总,以便让用户不费吹灰之力就能发现大量内容。比如说,通过最新的会员档案刷新功能,找张照片简直易如反掌。但是,也正是这一日益完善的特性集,让每个用户对于自己在网站上的形象更加万分小心,不仅是对自己在别人眼中的形象,而且是自己眼中的形象。

    基础心理学指出,人类渴望通过表扬或奖励获得正面的肯定。问题在于,正面的肯定也会形成恶性循环。人们越是喜欢某件事,对它评论越多,他们渴望得到的反馈也越多。成为Facebook上的万人迷的感觉,与小学四年级时收到纸质情人节卡片最多的那个孩子的飘飘然心理,大概异曲同工,只不过前者收到的反馈是数字版的而已。也许今天人们选择的媒介有所不同,但背后的心理学原理从来未曾改变:不管是在现实世界,还是在扎克伯格创造的网络世界,我们所有人都希望被人喜爱。Facebook不过是认识到人类这一基本需求、并且成功地对此加以利用的最新产品而已。

    译者:红权

热读文章
热门视频
扫描二维码下载财富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