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产业向成都转移或可少走弯路
新加坡驻成都总领事彭迪成日前在接受《联合早报》专访时指出,东部产业向西部转移是中国目前的大势所趋,新加坡企业提早布局西部,成都成为投资首选地。这也印证了其与现已落户成都的200家世界500强企业“英雄所见略同”。
日本地震海啸及随后引发的核泄漏带来的经济损失对东北部日本制造业基地产生了较大冲击,同时,这种影响波及到其产业链上的软件企业、物流企业、服务业等行业。为此,日本的部分企业对日本国内的企业经营环境、产业安全进行重新检视。在这种情况下,日本将其部分产业向国外转移的可能性增大。事实上,相关企业的行动已经开始了。
截止2010年12月,成都市共有日商投资企业229个,主要集中在工业制造业和商业零售业。重点企业包括:四川丰田汽车有限公司、成都通用水务—丸红供水有限公司、成都神钢建设机械有限公司、成都伊藤洋华堂有限公司等。
日本神钢集团在华总销售公司、成都神钢建机融资租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八木铁日前透漏,神钢准备将总部机构中的一部分转移到成都来,加强在中国西部的投资。成都伊藤洋华堂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三枝富博也曾公开表示,将在成都金牛区选址开伊藤7号店,并将向二级城市以及成都郊县进军。
今年,6月20日,日本全日空航空公司将正式开通东京-成都往返直飞航线。成都至东京单边航程,时间缩短为5个小时。新航线的开通,对于像伊藤洋华堂、丰田、三菱重工等知名日本企业重点经营的城市来讲,无疑会产生极大的促进作用。
按照区域经济学的原理,产业转移并非“就近”原则进行,而是遵循“区位效益”原则,记得二战后,美国国内产业向国外转移,但美国的国内产业向国外转移,并没有向就近的墨西哥等中美国家转移,而是向万里之遥的日本转移。同样,近年来,我国沿海产业向内地转移,也没有出现向与沿海相邻的江西、安徽等地大规模进行的迹象,而是向成都、武汉等大规模进行。
与沿海地区相比,虽然存在国际化高端人才缺乏等问题,但成都有人力资源、市场以及生产、运营成本方面的优势。成都是西部地区的经济中心,背靠着整个大西部腹地,在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区域的深度开发提上议事日程。在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指引下,成都市有着政策上的优势,这一地区已渐渐成为扩大内需、新的经济增长引擎,美国知名杂志《福布斯》将成都列为未来10年发展最快城市。依托聚集于成都的各大高校特别是IT领域全国最好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和中国西部最负盛名的大学——四川大学而形成丰富人力资源,这是其他区域所不能比拟的。同时,相对于东部沿海,成都在水电等资源方面也有优势。成都建设世界田园城市,更是坚持了发展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化,这一主线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是高附加值,第二是高技术,第三是从事工作的员工要中高收入。成都市金融办为金融后台服务中心专门制作的一份内部报告称,成都科技人员的平均薪酬比沿海等发达城市低30%左右,生活物价水平低20%以上,这是一组极具杀伤力的数字。
事实上,成都坚持把电子信息产业作为全市重点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成都已成为中国西部最具竞争力和吸引力的电子信息聚集地和电子信息产业梯度转移西部的“桥头堡”。目前已逐步形成了,由世界“500强”及知名跨国公司、国内著名软件企业和本地众多成长型企业共同构成的软件及信息服务外包产业集群,从而成为中国中西部最具竞争力和吸引力的软件服务业聚集地,以及国际国内软件服务业梯度转移重点关注的目标地。与此同时,成都的汽车行业蓬勃发展。日本丰田、一汽集团、吉利控股集团、德国大众等国内外汽车大集团相继落户,实现了承接汽车产业转移的历史性重大突破,成都将成为继北京、上海、广州之后又一个全国重大战略性汽车生产制造基地。
因此,在我看来,成都是接纳日本产业特别是IT产业、汽车产业转移的绝好区位。无论是日本的企业家,还是成都市相关政府部门都应当看到这一点。对于前者,关注成都,就可以避免少走弯路;对于后者来讲,也应未雨绸缪,做好接纳日本产业转移的准备。
本文作者为四川大学西部开发研究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