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卓系统的一亿粉丝不会搞错
当谷歌公司(Google)在2005年收购一家名为安卓(Android)的无线网络新秀时,这家搜索引擎巨头公司中几乎没人对这笔交易抱有特别高的期望——有的人甚至毫不知晓。那时,谷歌已经收购了几家公司,主要是那些它已悄然将其纳入到自己的运营之中的软件制造商。(之后备受瞩目的大型交易有YouTube和DoubleClick。)除此之外,很少有人知道安卓到底是做什么的:这家新秀公司当时处于隐形模式,以设计了Sidekick(意为侧滑——译注)系列手机而知名的共同创始人安迪·罗宾(Andy Rubin)很少谈论公司的产品或宗旨。执行董事长埃里克·施密特(Eric Schmidt)后来笑称,谷歌公司的创始人拉里·佩奇(Larry Page)和谢尔盖·布林(Sergey Brin)买下这家公司时,他根本就没注意到。当然,安卓如今已经不容小视了。它是手机操作系统,为超过1亿的设备提供动力,是手机的大脑。(当你读到这篇文章时,这个数据又过时了:每天新增的安卓设备能达到40万部。)苹果公司(Apple)的iPhone让消费者见识到一个手机能有多酷,功能有多强大,因而广受好评,而谷歌公司则通过向所有想使用安卓平台的手机制造商免费提供这一软件而实现了智能手机的大众化。最新的数据是,全球有300多款手机和平板电脑安装了安卓软件。使用iPhone操作系统的智能手机有哪些呢?只有iPhone。“如果你画出图表来看我们的增长速度有多快,”目前在谷歌公司担任资深副总裁、负责移动业务的罗宾说,“它几乎是直线上升的。”
这段时间,谷歌公司很多人对安卓系统都信心满满(这无可厚非)——一位负责企业发展的副总裁称,对安卓的收购是谷歌“迄今为止最成功的交易”——不过事后想来,安卓系统的大获成功其实可算是个奇迹。大型科技公司没少搞砸他们收购的公司,不是因为忽视而使之凋零,就是因为缺乏灵活性的文化和制度而导致其创始人和其他人才遭到排挤。[Skype的买主是微软公司(Microsoft),你听说了吧?]即便谷歌,在这一点也犯过错(如收购dMarc、Dodgeball),但它对安卓的管理可称得上是成功交易的典范:罗宾和他的团队在谷歌公司以设计为导向的文化中如鱼得水,它鼓励创新,允许安卓先发布不太完美的版本,再持续进行更新。谷歌还接受了罗宾无偿向外提供这一操作系统的想法——这项策略依靠谷歌公司范围更广并以广告为基础的业务模式而得以实行,这大大推动了该平台的应用。
不过,安卓最终能够获胜,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收购它的恩主:谷歌公司的共同创始人佩奇和布林几乎从一开始就看到了安卓更大的潜力。对年轻的创业家来说,安卓不仅仅是另一场软件收购。它是他们变革电信行业,使之更为开放和方便的伟大构想——一句话,让它更像互联网——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