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部并非一切的中心”
6月,一个周五的下午5点半,阳光灿烂但天气闷热,从三环路到北京国际机场的路上车流滚滚,大家只能缓缓向前挪动,即使用北京糟糕的交通标准来衡量,这也算得上拥堵不堪了。我收到一条短信:喜达屋酒店集团(Starwood Hotels Group)CEO陈盛福(Frits van Paaschen)的航班将提前到达。我发一条短信:我们能把采访时间提前至晚上7点吗?接着收到:没问题。我心中不禁暗想:这真是早起的鸟儿有食吃。
陈盛福(他喜欢别人叫他Frits)乘公务机从台北飞抵北京,随后有近一个小时的空闲时间接受我的采访。接下来,他要与从美国飞来的妻子劳拉(Laura)和3个孩子会面,他们将在中国居住一个多月。
我们的这次谈话将继续今年2月我们在纽约《财富》杂志会议室谈到的话题。当时陈盛福首次描述了他的计划——把100名喜达屋全球高级经理送到中国,开展为期一个多月的管理演练。这项计划旨在向他们详细介绍喜达屋集团增长速度最快的市场,并且与中国的合作伙伴和经理建立更紧密的联系。对了,除去培训内容外,他们还要坐镇中国,管理全球业务。这是个新颖而又有趣的话题。
陈盛福是荷兰移民的后代,在西雅图长大,他把自己的全球化意识归功于父母的鼓励,他们还为他和妹妹灌输职业道德,以及杰出的成绩来自持之以恒的进取精神,而不是与生俱来的天赋的信念。小时候,他送过报。如今,他会讲5种语言,在我们两次交谈中会时不时地冒出一些中文词汇。作为严格的素食主义者和长跑爱好者,陈盛福参加过十几次马拉松长跑。他对他的品牌和家人充满热情和活力,而且非常愿意将功劳让给他人。比如,本次“中国的管理实验”——这是得到陈盛福首肯的一个词语——的主意,他就归功于妻子劳拉。
近些年来,全球化的公司在中国召开董事会会议以及其他管理层会议,已经变得非常流行。但喜达屋在中国开展管理实验还属首次,至少在我记忆中是首次。公司内部称这次演练为“高级领导团队在中国”(Senior Leadership Team in China)项目。
用一些数字,就可以轻松解释喜达屋为什么要在中国市场采取不同的办法。当我们在2011年2月交谈时,喜达屋在中国有70家酒店,还有80家酒店尚在建设中。4个月之后,这些数字就有了大幅增长,运营中的酒店达到75家,在建的新酒店为90家。中国是喜达屋集团的第二大市场,而且预计中的增长曲线更是令人心驰神往:未来三年内,喜达屋在世界各地修建的新酒店中,有1/3将落户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