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专注才有真创新
财富全球论坛前瞻
第一期:中产的崛起
第二期:山寨跨越鸿沟
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得益于三十多年来改革开放所释放出的红利,得益于中国在工业化道路上所取得的一系列成就,而这其中就包括造就了一大批支撑中国成为世界工厂的制造业企业。2010年,中国取代美国坐上了全球制造业大国的第一把交椅,多种产品产量位居世界第一。在中国走向制造业大国时,低要素成本优势、高国民储蓄率、国外相对开放的技术来源以及国内潜力巨大的消费市场等因素共同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发展机遇期。
为了更好的促进中国经济持续、健康、稳步发展,中国政府提出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继续发展和巩固传统比较优势的基础上尽快培育新的竞争优势,实现产业的全面升级。中国不仅要做制造业大国、强国,而且要生产出更多具有知识产权的高、精、尖、新产品,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那么,在这一转变过程中,我们又将遇到哪些新的挑战和机遇?
毋庸置疑,来自外部的挑战有增无减。欧美发达国家再工业化战略的实施使得投资回流、需求减弱、高端化竞争加大。而全球危机导致新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又使得反倾销、反补贴和技术型贸易壁垒盛行。
然而笔者认为,最大的挑战仍在于中国企业自身对这一过程的理解和认识,即:转变什么,转变多少,转向何处?对这些问题的不同回答,导致在这个转变过程中,有的企业凤凰折翼,有的企业却浴火重生。
我们先来看看“春兰空调”。可以说,这是一个既熟悉又渐遥远的品牌。曾几何时,春兰是中国最大的空调生产基地,产销量位居全国之首。其春兰技术中心曾在2001年国家经贸委组织的评估中,以99.5分的优异成绩在机械行业位居第一。然而十年后,春兰中国造已不复当年的辉煌。
上世纪90年代初到中国入世后的三四年,相对受保护的大市场和排浪式的消费使得中国很容易培育出大企业,春兰和其他一些制造业企业正是在那个时期通过领先的技术占据了大量的市场份额。自主创新让企业尝到了甜头,于是在市场渐出现饱和时,企业便开始了跨行业发展。春兰集团也大举扩张,一度拥有40多个独立子公司,业务范围完全突破了家电行业,伸向自动车、新能源,甚至信息产业等广阔领域。然而,成功模式并不容易复制,自主创新需要建立在对本行业、本领域沉淀多年的技术积累之上。当今世界,科技更新步伐不断加快,企业指望短时间内通过招兵买马、大张旗鼓地投入经费来进行创新、掌握新领域的核心技术、追求核心竞争力是非常困难的。春兰在空调领域取得的成功并没有随着它的跨行业扩张自然地延伸至其它领域,反而在盲目的扩张中荒废了主业。今天春兰的凋谢并不是因为它放弃了自主创新之路所致,而是在由制造走向创造的过程中没有牢牢把握和认识其真正的核心竞争力所在,心猿意马令其迷失了自我。
对比春兰的失败,经常看电视的人可能对潍柴动力这个名字并不陌生。潍柴动力作为我国最大的内燃机企业,从2002年改组到2011年这十年中,销售额从近30亿元飙升到了600亿元的水平,十年猛增20多倍,可谓动力十足。潍柴之所以取得这样的成绩正是基于其对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这一过程的深刻理解和认识,在巩固传统优势的基础上,通过企业自身内部的多方面改革和创新,以及积极的外部合作,实现了企业发展道路的转型。
首先,潍柴通过核心产业集中,与相关产业分离实现资源优势整合,为今后的创新发展创造了土壤。其次,企业通过建立创新体系制度,为产品和技术创新营造良好的氛围。随后,企业通过人才战略、科研投入和技术创新来着重提升潍柴的核心竞争力。
创造不是从零开始,而是要依托多年积累,在整合全球资源的基础上提高自主创新和创造的能力。潍柴很早就建立了欧洲研究中心,并通过与德国BOSCH和奥地利AVL公司进行战略合作,学习和引进国际先进的生产线,保障其技术与世界领先同行的等距离追赶。然后再以资本运作、兼并重组海外企业来实现核心技术的全球领先。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企业通过技术的利用、学习、提升和再创造实现了自主创新。用项目、平台吸引和留住了创新人才,用制度和文化去鼓励人才创新。这样才能为企业创造能够留下来的技术、别人拿不走也抄袭不了的技术。
话说回来,挑战总是与机遇并存。“中国创造”意味着在观念、制度、技术上的再一次变革、提升和创新。《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以及《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意见》的出台,都预示着中国政府在今后将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加快推进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型步伐。所以,只有充分认知和理解中国创造的实质含义,结合自身优势去勇于创新、善于创新,才能培育出创造型的企业,打造出中国经济的“升级版”。
本文作者分别为《中国经济外交》年刊执行主编、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