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树林:全心做不同
在今年的成都财富全球论坛上,设置了一个特别的分论坛——创业大赛。五位创业公司的CEO分别用五分钟的时间对各自的项目进行陈述,由知名投资人组成的评审团予以点评,最后由现场的观众用投票器进行投票。比赛最终的获胜者是杏树林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的CEO张遇升。杏树林是一家专注于移动互联网医疗应用软件开发的创业公司。当天张遇升介绍的是一款名为“病历夹”应用软件,帮助医生用智能手机快速方便地记录、管理和查找病历资料,为医生建立一个安全存储病历资料的云空间。
据张遇升介绍,杏树林得名于“杏林春暖”的典故。传说三国时期有位名医叫董奉,“君异居山间,为人治病,不取钱物,使人重病愈者,使栽杏五株,轻者一株,如此十年,计得十万余株,郁然成林”。张遇升说,取杏树林这个名字,是期望“病者有其医,医者有其敬”,从细微处积累,改善中国的医疗环境。他本人是学医出身,2000年进入北大和协和医学院学习,2008年得到医学博士学位,之后到美国的约翰霍普金斯医学院学习,获得公共卫生硕士和工商管理硕士,2011年回国创建杏树林。
当被问及“为什么放弃做医生而选择创业”时,张遇升反问了我:“你在北京看过病吗?你觉得体验怎么样?”他在听完我的回答后说,在2008年毕业时,他原本有机会留在协和当医生。协和有着全球一流医疗技术水平,如果留下来,按部就班的经过20年也许能成为一位不错的医生,但这并不能切实地帮助到大批排队等待的病人,也无法改变医疗服务质量低下的状况。他选择出国开拓眼界,同时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在美国求学和工作了几年之后,张遇升逐步意识到,医生是医疗体制的核心,只有发挥他们的最大价值,才会让更多的病人获益。移动互联网技术在美国医生群体当中的广泛应用,也启发了他的创业灵感。在确定了目标群体之后,张遇升和他的创业伙伴一起,通过大量的调研了解中国医生的需求,主要的需求有三个方面:一是医生们希望快速方便的查阅最新的医疗文献和业内资讯;二是在临床诊断遇到问题时,可以检索相关的指南,获得诊疗方法;三是能够收集和存储个人的病历数据。针对这三大需求,杏树林先后推出了三款产品:医学文献、医口袋和病历夹。“医学文献”覆盖了全球最顶尖的110多本医学杂志,按照用户的个性化需求,每日更新前沿的中英双语文献摘要。而“医口袋”则把临床指南、药典、检验手册、医学量表等医生常用工具整合在一起,方便查找使用。“病历夹”则是手机和iPad上的电子病历本。目前三款应用的总用户数(医生+医学生)超过20万,周活跃度超过40%。
有了用户群和好的产品,剩下的问题是:谁为它买单?在这方面,中国和美国的情况大不相同。在美国有和“医学文献”类似的应用UpToDate,美国的大多数医生都会每年花几百美金订阅。但在中国,一方面医生的收入没有美国高,另一方面付费订阅软件应用的习惯还没有形成。所以,目前杏树林的三款应用都是免费的,主要通过药企的营销投入来产生收入。
迄今为止,杏树林采取的多为一些低成本的推广方法,包括参加一些医学会议、微博推广等等。张遇升说,现在最主要的推广就是靠口碑,一些医生用着好会推荐给自己的同事,医学院的同学之间也会口口相传。他认为,杏树林和其他的移动医疗公司相比,最大的优势就是“全心全意”的为医生群体服务。他不断地跟团队强调,要全心的、设身处地的站在医生的角度,不断完善产品和服务。从2011年成立至今,张遇升几乎每周都要和同事一起去医院拜访医生,往往是“不请自来”,和一线医生交流使用产品的体验,以及听取产品改进的建议。
张遇升认为,技术上的不断完善也是重要的优势。比如公司最近在开发的对医疗术语的语音识别系统,能够让医生在繁忙的临床工作中语音录入病历。还有检验结果的图表生成系统,能够迅速的将病人一段时期的检测结果生成图表,方便医生对其病情和康复状态的把握。对他来说,创业带来的最大成就感便是用户的认可,“和医生救死扶伤的那种立竿见影的满足感不同,这种成就感是循序渐进的,是需要坚持的。”
在杏树林的产品战略重要性排序中,排在第一位的是“病历夹”。尽管现在它的功能还仅限于存储用户的病历,但在未来,这一产品的长效价值是不可估量的。在成都财富全球论坛上,张遇升发言时提到,一位名医一生积累的病历,在身故后就被尘封,无法共享其价值。对很多一流医院来说,病历成了垄断资源,阻碍了整体医疗水平的提高。张遇升希望未来随着“病历夹”用户的增多,能够整合所有医生用户的“认知盈余”,形成一个庞大的数据库,真正挖掘和分享病历中的价值,推动医学进步。
谈及医疗体制的前景,张遇升认为:医疗体制会越来越开放,医生的职业环境也会不断改善,尤其是民营医院的发展,将会推动整个医疗行业的进步。张遇升回顾说,民营医院已经经历了两波发展:第一波是民营专科医院,比如治疗生殖疾病、牙科、骨科等医院;第二波是高端综合医院,主要针对外国人和富裕阶层。他认为未来针对普通患者的综合性民营医院会大量产生,民间资本和高资质医生团队的强强联合,可以令这些医院具备很强的竞争力。此外,医生开设的私人门诊也会越来越多,形成有益的补充。医疗体制的开放和完善,将会给杏树林提供更广阔的发展前景,时机成熟后,杏树林或将采取付费订阅的模式。
目前,杏树林的团队有近30人。其中一半是IT技术相关的,四分之一是医学背景的,还有四分之一是运营、后勤和财务等职位。张遇升说,相比在医学院和医院来说,现在的团队非常的多元化。他希望通过不同背景成员的交流,激发更多的灵感。在他看来,作为CEO,学医出身并不是优势,技术也不是他的短板,关键是如何让团队更具凝聚力,为用户服务。
现阶段,杏树林还没有实现盈利,但新一轮融资很快就会到位。张遇升预计,当杏树林的产品覆盖中国250万医生的一半以上时,盈利的大门就会开启,接下来他期待“杏树林的产品会像听诊器一样普及”。对他来说,无论是做医生,还是进军移动医疗,都希望能够创造不同,发挥有益于世界的影响力。他当初没有选择的职业群体,成为现在用心服务的对象,他用看似迂回的方式,践行着医者的初衷。(财富中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