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打开
海外观察:“国企”在美国

海外观察:“国企”在美国

贾鹤鹏 2013-11-01
编者按:国企改革是十八届三中全会的一个重要话题。该怎么改?美国国企和国有部门如何痛并快乐地生存或许能给我们提供另一种范本。财富中文网在11月将推出探讨美国国企和国有经济的系列文章,本文为开篇,下文将分别探讨美国国企的控制和契约,欢迎读者给我们留言,共同讨论国企在当下的发展路径。

    不久前,中石油原董事长蒋洁敏等一批高管因涉嫌严重违纪遭受调查,中国的大型国企之弊再次浮出水面。

    长期以来,垄断国企们的天价吊灯、成箱茅台、低效服务一直是舆论批评的热点。但现实是,历史已然造就了中国众多的硕无霸国企,现行的政治制度又不允许这些企业全盘私有化,人们仅仅靠吐沫星子是不能让它们消失的,国企的存在是现实,而且将会在很长时间内继续存在,让国企通过改革提高经营效率才是一种可行的解决办法。那么不如看看在私有制盛行的美国,国企和国有部门是如何痛并快乐地生存的,这或许能给我们提供另一种范本。

    首先可能有人会问,美国有国企么?的确,多年来我们在学习西方经验探讨国有经济时,往往或者谈带有社会主义色彩的部分欧洲国家的国企,或者就是新加坡淡马锡这样的国家资本主义国企,很少提及更加推崇私有经济的美英的国有经济。

    实际上,美国不仅有政府发起、资助或参股的笼统意义上的国企,以及不少政府之外的公立部门(类似我们的事业单位),其数量还不少。这类“国企”准确的说法是国家或政府发起或赞助(federallysponsored或government-sponsored)企业,其股权不一定是国有股占绝对控股,但其设立的动机、得到的政府特殊政策和资金支持、与政府部门的特殊关系、以及相应地需要为政府执行的政策目标都很清楚。说它们是“国企”一点也不为过。

    然而,由于所有这些企业和部门都按照严格的市场规则和与政府的契约行事,如果不仔细捋一捋还真意识不到它们也是国企。如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和管理胡佛大坝的美国垦务局(U.S. Bureau of Reclamation),以及由政府发起、参股和直接管理的“企事业单位”,如美国农场局联合会以及与金融危机的爆发密切相关的“两房”——“房地美”和“房利美”,就是在中国大名鼎鼎的智库兰德公司,从所属权上讲也地地道道也是一家国企。

    金融危机期间,美国财政部大笔一挥,提供了1万亿美元的救助金投入到“两房”、底特律汽车三巨头和若干大银行、金融公司中。如今度过危机,各大受助企业开始陆续还钱或者向财政部支付股息,这让当年饱受抨击的美国联邦政府救市不仅赢得了美名,还实打实地收获了“飞来横财”。

    与2009年奥巴马政府需要救市而被迫成为美国大型金融、制造企业的大股东的模式类似,在美国历史上,国企的形成都有其特殊的时代原因,往往是因为私有部门在特定时间不能解决特定问题造成的,如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和美国垦务局,都是在罗斯福新政时期为了应付大萧条和带动区域经济发展,集中力量办大事而设立或改组而成的。虽然是国企,但它们顾及的核心使命是“修好一方水库,造福一方人民”,而并非“国有资产的保值升值”。

    家产上万亿美元的“两房”的设立也是一样,起初的核心使命是解决贷不到款的工薪阶层“夹心一族”能贷得上款买房、稳定住房金融市场,国企身份并不是它们关心的问题。我有位朋友博士毕业后进入房地美工作,我问他,你进了美国国企呀?这个哥们拍脑袋想了半天,还是不能肯定自己到底是否算是“国企人”。

    因为不纠结于名分,这些“国企们”(包括国有、国有参股和国有控股)可以按照已经确立的市场规则行事,履行既定的契约(既包括与联邦政府和州政府的,也包括与地方县市和当地社区的)。但其“国企”身份毕竟像紧箍咒,让它们要比其他企业更加公开透明,更加注重社会舆论。

    可换一个角度想,国企大鳄们被“紧箍咒”严格监管,不正是纳税人的福祉么?

    作者为中科院《科学新闻》杂志原总编辑,美国康乃尔大学在读博士。

热读文章
热门视频
扫描二维码下载财富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