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打开
缅甸新闻界:痛并快乐着

缅甸新闻界:痛并快乐着

王鲁婴 2014年02月28日
2012年8月20日,现任缅甸总统吴登盛下令在全国范围内解除报禁。经历了长达半个多世纪军政府统治下严格的新闻审查制度之后,缅甸媒体忽然自由了。但人才奇缺、入不敷出成为缅甸媒体发展的两大现实阻碍。

    穿着一袭深紫色金丝绣花的缅甸传统长裙,梅·登延·喜(May ThingyanHei)正在她家的客厅里,给近十个年轻的记者教授新闻知识。她的家位于仰光市中心的一栋破旧居民楼里,这里也是她创办的缅马卡通讯社(MyitMaKha News Agency)所在地。

    新闻培训是梅每天早上8:30-9:30的例行公事。但是,作为一名曾在美国接受过新闻培训,后又回到缅甸媒体前线工作了十几年的资深记者,这只是她众多职责中的一小部分而已。2011年6月,四十岁的梅创立了当时缅甸的第一家独立新闻通讯社——缅马卡新闻社。作为一家新闻机构的首席执行官,一直困扰着梅的一个问题是——“这几年,在缅甸经营媒体,要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严重缺乏有经验的记者。”

    这事实上是缅甸媒体管理者们的普遍共识。然而,这个问题其实起源于一则好消息——2012年8月20日,现任缅甸总统吴登盛下令在全国范围内解除报禁。这一命令意味着,经历了长达半个多世纪军政府统治下严格的新闻审查制度之后,缅甸媒体忽然自由了。

    但是,显然,长期以来新闻职业教育的缺失,以及公众对记者行业根深蒂固的偏见甚至害怕,令缅甸新闻界对这一场突如其来的幸福显得束手无策。

    “在2007年之前,任何学校都不允许开设有关新闻教育的课程,”Internews缅甸分部的记者培训顾问迈克尔·潘说。Internews是一个旨在提高新闻的真实性和独立性的非营利性国际机构。

    迈克尔说,仰光大学的第一批新闻系本科生于2011毕业并进入工作领域,但是,当他们其中的一些人来到Internews接受培训的时候,依然显得专业素养严重缺乏。

    显然,梅意识到这不仅是缅马卡面临的问题,更是整个缅甸新闻界的致命伤。所以她尝试的解决办法是:“我鼓励所有想要当记者的年轻人,只要他们愿意来我这里工作,我就会对他们进行培训。”

    事实上,缅甸的整个教育系统,在军政府的统治下,近20多年间都处于瘫痪状态,直到2011年,响应缅甸人民的要求,军政府正式下台之后,才开始逐渐恢复。

    在那20年间,军政府为了阻碍人民接受教育,迫使所有的大学离开城市搬到乡村,从而导致大部分的学生只能通过远程教育取得学位,或者甚至无法上学。

    另一个使记者需求量在缅甸大幅增加的原因是,逾20份日刊报纸于2013年4月间相继成立。其背后的原因是吴登盛政府突然解除了自1962年以来对日报这一新闻出版物种类的限制。在此之前只有周刊类型的报章杂志被允许发行。而在军政府统治时期,媒体无关新闻,只有不涉及实事政治的话题,例如宗教、艺术或者行业信息等,才可以被报道和宣传。

    根据迈克尔收集的数据显示,2013年中期,缅甸媒体行业对记者的需求量急剧增加,高峰时期曾忽然出现大约500个职位空缺。

    可是,现实情况是,绝大多数的职位只留给资深记者。“我们只需要有工作经验的记者,”正午阳光新闻周报首席编辑昂谭说。这份刚满一周岁的周报一共有八名员工,平均工作经验五年以上。

    但是,在缅甸,工作经验和工作年限并不是正相关的。“老一辈的编辑曾经都是诗人或者作家,所以即使他们工作了20年,有可能还是完全不知道新闻是什么,”迈克尔说。

    “对我来说找工作很容易,因为我有工作经验,”年仅23岁的缅马卡首席记者缅谋九(Myat Moe Kyaw)信心满满地说。梦想成为战地记者的他曾在Internews接受过职业培训,随即先后在缅甸两家主流媒体—-Mizzima新闻社和缅甸时报供职,直到被梅聘请后跳槽到缅马卡,至今已有三年多的工作经验。

    尽管近两年一些学校和机构逐渐开放新闻类的课程,但是记者在缅甸人的心目中依然不是一个热门职业。除对新闻行业一直以来的负面印象和悲伤记忆之外,独立媒体不尽人意的财政状况也是令年轻人对记者这个职业望而却步的重要原因之一。

    过去的50年间,在缅甸,记者是一个极度危险的职业。自1962年奈温将军发动政变并成立军政府之后,媒体便开始经受极为严格的审查。任何有可能中伤政府形象的信息都会被禁止发布,其中包括对于民主的讨论,军政府的合理性,以及官员腐败问题等。

    在致力于推进世界媒体自由的非政府组织——“无国界记者”公布的2010-2011年度媒体自由度排名中,缅甸在所有接受调查的178个国家中排名第169。但是,时隔两年,即自2012年缅甸媒体解禁之后,在2013年公布的名单中,缅甸已然飙升至151位。

    尽管寻常百姓甚至有些记者觉得缅甸新闻界已经完全自由,但是作为从业超过十年的业内人士,昂谭说:“缅甸媒体现在可能拥有了85%的自由。”虽然拒绝给出现实例证,但他明确表示缅甸媒体还应该更加开放。

    即使缅甸的媒体管制已经大幅放松,但是,众所周知,缅甸信息部事实上还是由军政府时期上任的同一群官员掌控和运作。而且,现实中,记者还是有可能因为他们的不恰当表达而遭到惩罚。

    根据当地新闻报道,2013年12月,一个缅甸女记者在进行有关官员贪污的调查报道时未经许可进入调查对象家中,随后被以诽谤,私闯民宅和“使用辱骂性语言”的罪名告上法庭,最终被判刑三个月。

    当梅和她的记者们谈论这个案件的时候,她表达了自己对缅甸媒体走向的不确定性,毕竟媒体发展和政府决策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今天的缅甸政局算是稳定,但是谁都不知道将来会发生什么,”梅说。

    梅的缅马卡通讯社定期给约30家不同类型的国内外媒体提供文章和视频等各种形式的素材,用户包括美国之音和美国广播公司。但是,梅的头顶上一直悬着一块大石头——缺钱!即使拥有着大量客户和基本固定的素材输出量,缅马卡依然面临着入不敷出的窘境。

    “我们和用户的合同一般是以三个月为期,到期更新,特别是一些当地报社,因为他们很难长期生存,”梅说。

    “在缅甸,成功的媒体,主要是电视台和电台,都是属于政府或者富人所有,”迈克尔说。

    他还介绍说,对于独立媒体来说通常有两种收入来源,即发行量和广告。但是,就发行量来说,由于缅甸基础设施不完善,能够被运送到乡村的报纸杂志数量极其有限;而对于广告,这个国家还在婴儿期的商业环境更是直接阻碍了这种收入的可能性。于是,独立媒体的财政困境显而易见。

    迈克尔还补充道,所以,在独立媒体做记者,收入都相对较低,不过跨度也比较大,范围大约在每月70美金(新人)到500美金(少数资深主编)不等,另外,加班情况也很常见。根据美国中央情报局出版的世界报告显示,2012年缅甸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为1300美金。

    但是,至少黎明破晓前的黑暗总是比午夜漫长的漆黑寂静让人值得期待的。据迈克尔估计,想要成为记者的年轻人在近几年大量涌现,其数量尤其在2012年出现了大幅增长。

    在梅家接受新闻培训的年轻记者中间,有一张稚嫩的脸庞格外引人注意。17岁的苏美是缅甸国立管理学院新闻系大二的学生,她说她想要成为记者是因为这是一个与众不同的职业。

    这个在新闻界初生牛犊般的女孩,同时还是“女性新闻杂志”的实习记者,她眼神坚定地表示:“虽然我的父母常常告诫我,千万不可以去报道游行抗议之类的事件,你有可能会被抓去坐牢的!但是,我一点也不害怕!”

  • 热读文章
  • 热门视频
活动
扫码打开财富Plus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