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视硅谷高度集中的离散度
《财富》(中文版)-- 有人称之为生态系统,也有人称之为形影不离的一伙。在硅谷,每一位声名赫赫的人物都是顾问、投资者、联合创始人、收购者或有别于他人的董事。这是一个价值数万亿美元的产业,它像一个小镇一样运转。
但是,对专业的搅局者(也就是维权投资者)而言,关系密切的社区背后暗藏着利益冲突。
这正是公司掠夺者卡尔·伊坎(Carl Icahn)在争取到eBay公司2.2%的股权后,于今年3月抛出的批评言论。起初,他为这家公司提出建议,剥离最赚钱的支付子公司贝宝(PayPal),当该建议遭到董事会的断然拒绝时,他采用了利益冲突的办法,把目标瞄准了硅谷的著名投资人马克·安德森(Marc Andreessen),他是eBay公司的董事。“我从未见过比eBay更差的公司治理。”伊坎向CNBC的安德鲁·罗斯·索金(Andrew Ross Sorkin)抱怨说。
争论的问题是eBay于2009年把在Skype公司的控制股权以19亿美元的价格卖给了包括安德森的公司安德森-霍洛维茨基金(Andreessen Horowitz)在内的一群投资人。那些投资人没用两年就转手以85亿美元的价格把Skype卖给了微软(Microsoft),并从中获得了巨额回报。伊坎还揪出了在eBay和Intuit公司担任董事的斯科特·库克(Scott Cook),这两家公司“拥有同样的长期共同战略目标,以构建强大的支付处理业务”。
虽然eBay的内乱平息了,伊坎的指责却把硅谷的强大关系网推到了聚光灯下。例如,安德森还是惠普(Hewlett-Packard)、Facebook以及其他7家公司的董事。重量级投资人彼得·蒂尔(Peter Thiel)是Facebook、数据分析公司Palantir,以及其他6家公司的董事。恩颐投资公司(New Enterprise Associates)的福里斯特·巴斯克特(Forest Baskett)居然是17家公司的董事。
威廉·多姆霍夫(G. William Domhoff)在2010年的研究结果显示,《财富》美国500强公司的董事中有近1/5至少在两家公司任职。但是对风投资本家而言,当他们主导一轮投资时,加入公司董事会是例行做法,而且他们通常每年要做一大批交易。这样想来,接受的董事任命有可能达到两位数也就不足为奇了。
这种做法——人称董事会卖春现象——带来的影响通常不会对那些成立不久,试图站稳脚跟的小型新创企业构成难题。但是当那些小型新创企业逐步成长为大型上市企业,它的命运与股东的数十亿美元投资捆绑在一起时,它就成为了一个难题。在技术行业,技术的趋同几乎是一夜之间的事。这正是社交网络Facebook、搜索巨头谷歌(Google)和计算机生产商苹果(Apple)发现,如今它们都在为同一个人的移动信息展开激烈竞争的原因。
“人类往往无法估量他们的偏见究竟有多深。”法国欧洲工商管理学院(Insead)的管理实践教授让-弗朗索瓦·曼佐尼(Jean-Franois Manzoni)说。“有关道德和决策方面的研究结果清楚地显示,即使某人从决策结果中可以得到微小的动机,它也能对人们的决策产生巨大影响。”
庞大的数量让这个问题复杂化了。据PitchBook Data公司统计,在大部分董事会担任董事的25位投资者服务的公司总数几乎达到400家。据曼佐尼介绍,如果每家公司规定董事一年要工作20天至40天,那么要做出如此多的安排就会很困难。
难怪维权投资者卷入了技术行业。(财富中文网)
译者:钱志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