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打开
独角兽时代

独角兽时代

Erin Griffith,Dan Primack 2015-04-10
估值超过10亿美元的科技新创企业本该是个神秘事物,现在,它们似乎……无处不在

  
插图:Marc Burckhardt

    《财富》(中文版)-- 去年秋天为自己的新创企业筹集资金时,斯图尔特·巴特菲尔德(Stewart Butterfield)有一个目标:估值一定要达到10亿美元,否则分文不取。他的公司名叫Slack,是一家位于洛杉矶的商业软件公司。其实,即使估值达不到10亿美元,他也没有什么可担心的。Slack一点也不缺现金。它的业务已经腾飞,每周都有数以千计的人签约,使用它的办公场所协作工具。巴特菲尔德认为,Slack需要的,是估值达到10亿美元大关所带来的声望。

    41岁的巴特菲尔德说:“是的,这么做有点任性,原因在于,这是一个很大的数目。它能在心理上带来影响。10亿美元比8亿美元要好,因为对于潜在的客户、员工和媒体来说,这是一个心理门槛。”

    果然,在去年10月—就在公司发布同名产品之后不到一年—Slack宣布完成了一轮1.2亿美元的融资,估值也达到了10亿美元。巴特菲尔德的愿望实现了:Slack成为了科技世界里最年轻的一只“独角兽”。

    就在不久前,科技新创企业在首次公募之前达到10亿美元市值还是天方夜谭。谷歌(Google)在上市之前的市值从未超过10亿美元。亚马逊(Amazon)或其他任何最早的同类互联网公司也都没有。

    如今,科技行业里满是估值上10亿美元的新创企业。2013年11月,Cowboy Ventures的创始人艾琳·李(Aileen Lee)在TechCrunch的一篇博客里提出了“独角兽”一词,专指这类公司。在此前10年,只有39家由风险资本支持的美国软件新创企业的估值突破了10亿美元大关。今天,

    《财富》杂志在全球范围内搜索,一共数出了80多家被风险资本机构给出10亿美元甚至更高估值的新创企业。由于这类公司都没有上市,所以我们肯定还漏了好几家。独角兽在人们不经意间快速崛起,有些人开始感到害怕了。

    Emergence Capital Partners的一位风险资本家杰森·格林(Jason Green)说:“独角兽以前是传说中的神兽,现在它们已经成群出现了。”Emergence Capital Partners曾经投资的Yammer被以12亿美元的价格卖给了微软公司(Microsoft)。

    不甘于与群兽共舞(一群独角兽有时还被称为“福气”),风投机构瞄向了更大的目标。它们现在开始搜索有潜力能够快速达到100亿美元估值的新创企业—格林称它们为“十角兽”。在2013年年末,只有一家私人公司跨越了这个门槛:Facebook。现在则至少有8家,其中包括打车服务公司优步(Uber),其估值竟然高达412亿美元,超过了至少70%的《财富》美国500强公司的市值。

    科技推动了这次繁荣。智能手机、廉价传感器和云计算使一系列的新型网络服务成为可能。这些服务正在渗透进对科技最为厌恶的行业之中。优步正在搅动出租车行业,Airbnb正在颠覆酒店行业。投资者们在巨变中看到了巨大的机会。

    其次,更为宏观的金融趋势也起到了推动作用。公开市场的大牛市已经持续了将近6年之久,给私人公司的估值带来了一股顺风,让新一代的科技创业者相信,只要他们想,他们就总有大把的时间套现。史上最低的利率也使得一些大型机构投资者在风险资本的世界中寻找高风险、高回报的收益。还有一个因素是缺少法规:2012年,旨在使小企业融资更加容易的《促进创业企业融资法》(JOBS Act)通过之后,新创企业能够在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urities and Exchange Commission)最终强制它们上市之前接触到更多的投资者。

    最后,还有无形的观念因素。在新创企业的世界里,估值到了10亿美元,就意味着你不再是准备很快卖给谷歌的、昙花一现的新创企业了。

    Instacart公司28岁的首席执行官阿普尔瓦·梅塔(Apoorva Mehta)说:“这种估值绝对给了我们聘用大人物的信誉和能力。它告诉世界,我们追求的不是收购,而是打造一个持久的世界性品牌。”Instacart是一家运营时间只有两年的食品杂货递送服务公司,但是估值据报道已经达到了20亿美元。

    回顾过去,风险资本家认为这些高企的估值合情合理。在互联网泡沫粉碎之后,硅谷审慎之风劲吹。投资者给出的估值一直很低,努力不让他们投资的公司过度资本化。这一策略一直持续到Facebook飓风刮来。这家社交网络早期的估值就达到了2.5亿美元或5亿美元,令谨慎型投资者为之却步。但在2012年5月上市时,Facebook的市值竟然达到了1,040亿美元,令他们感到惊骇和癫狂。如果一家新创企业在几年之内能值数十亿美元,又何必为它早期的几百万美元而斤斤计较?

    结果就是,据科律律师事务所(Cooley LLP)称,新创企业第一轮重大融资的中位估值在2012年至2014年间增长了135%。这带来了回声响应,新增加的估值又为随后的每一轮融资设立了更高的标准。为此,风投机构征召来看上去不可能的新伙伴,它们是传统的资金管理公司,比如富达投资公司(Fidelity Investments),优步的新一轮融资即由该公司发起;还有威灵顿管理公司(Wellington Management),它为DocuSign(一家提供电子签名服务的公司—译注)和Moderna Therapeutics(一家生物科技公司—译注)提供了创投资金。你可以管这种现象叫做“向上滴入式经济学”。

    此外,美国公司的资产负债表上拥有创纪录的现金储备,这也不无好处。去年3月,Facebook出资190亿美元,收购即时通讯新创企业WhatsApp,令世人目瞪口呆。随后,它又拿出20亿美元,买下虚拟现实头戴设备制造商Oculus VR;2014年,谷歌花了32亿美元,买下智能恒温器生产商Nest,苹果(Apple)用30亿美元,将耳机制造公司Beats收入囊中;微软也付出25亿美元,得到了开发游戏《Minecraft》的瑞典游戏新创企业。就连医疗保健领域的风投机构也能套现,将Seragon Pharmaceuticals卖给了基因泰克公司(Genentech),作价超过17亿美元。

    这一切开始让人感觉过头了,尤其是对于那些经历过上次周期的人来说。风投资本家马克·安德森(Marc Andreessen)说:“今天的首席执行官如果不满35岁,没有经历过2000年,就意味着他们没有见识过资本市场关闭的时候。经历过2000年的人在心理上被吓坏了,所以在过去15年里一直厌恶风险。如果你没有经历过那个时期,你就有可能总是以为,你能以更高的估值募集到资金。”尽管如此,安德森仍然保持乐观。

    Greycroft Partners的创始人阿兰·帕特里科夫(Alan Patricof)过去40多年来一直在投资新创企业,他对此持警惕态度。“人们一直相信,访问量和营业收入会不断增长,但这如同皇帝的新装。到了一定时候,这些公司都会按照息税折旧及摊销前利润(Ebitda)的倍数来估值。如果IPO没了市场,或是不管什么原因,前景出现了不好的迹象,人们手里就可能拿了很多他们不想要的存货。”他说。

    独角兽繁荣的支持者坚称,这次情况有所不同。不,绝对不一样。他们说,很多估值在10亿美元以上的新创企业拥有实实在在的客户和营业收入,这是从前互联网公司所没有的。不过,在风投行业,并没有人乐观到认为我们永远不会看到市场回调的地步。

    毫不奇怪,很多风投资本家开始劝告他们投资组合里的公司要小心。去年4月,公开交易的科技股票价格出现了短期昏厥,尤其是在创业板块。整个行业的人都认为这是一个警示:新创企业应该控制它们的“烧钱速度”,尽可能多地募集新资金,以抵御未来可能出现的资金枯竭。创业家们至少在募集新资金上听从了警告,美国风险投资协会(National Venture Capital Association)称,美国的新创企业在2014年第四季度筹集到的风险资本要多于过去13年中的任何一个季度。

    这可以部分解释,为什么在融资4,400万美元、估值达到4亿美元的6个月之后,Instacart公司又在2月初再次开展新一轮的融资,募集到了1.2亿美元资金,估值据报道达到20亿美元;以及为什么社交媒体公司Pinterest在2013年2月至2014年5月间的三轮融资中筹集到6.25亿美元,同时估值翻了一番,由25亿美元增长至50亿美元。

    但是更加大胆的筹资行为并不能保证独角兽们都能成长到它们估值的水平。格林说:“营业收入从零到5,000万美元与从5,000万美元到数亿美元有很大的不同。很多公司完成不了这种过渡。绝大多数都不行。可能半数以上都不会实现它们的潜力。”

    有些独角兽已经出现过回调。开源软件公司Hortonworks曾经被私人投资者估值为10亿美元,但是在去年12月上市之后,它的市值降到了6.66亿美元。(自那以后,它的市值又回到了10亿美元大关以上。)已经上市的、让企业技术变酷的数据存储公司Box,其预期初始估值比TPG Capital等私人投资者于去年夏天给出的24亿美元估值至少下滑了30%。

    还有Fab,这家专注于电子商务的网站曾经说过,它将在2013年创造2.5亿美元的营业收入,结果却只有3,000万美元左右。(它一度每月烧钱1,400万美元)。Fab的员工数量由750人缩减到150人,首席执行官杰森·戈德伯格(Jason Goldberg)将公司重新定位为定制家具企业。很多报道都说,Fab曾经融资3.36亿美元,估值达到10亿美元,但是戈德伯格对《财富》杂志承认,它的估值从未超过8.75亿美元。他还承认,公司今天的价值远不及此。他说:“如果你让自己相信,公司运营两三年之后就能值10亿美元,你就是打算自找麻烦。”

    当然,即便是在最好的光景,给新创企业投资依然风险巨大。与独角兽时代的降临同样迅速,创造这个时代的环境也可能出现逆转,让创业家和投资人对没能出现的好时光空怀幻想。

    Benchmark Capital的合伙人、优步公司的董事比尔·格利(Bill Gurley)说:“我觉得,在2015年会看见很多倒闭。如果你是一家估值30亿美元的上市公司,在股票市场却只值10亿美元,你能生存下去,因为你可以通过发行期权招募新员工。不过,如果出现问题的时候你还没有上市,那么你在招聘或是获取增量投资方面就会立刻遇到困难。”

    此时此刻,你还能期待估值超过10亿美元的新创企业继续涌现,至少眼下不会消失。格利说:“你不可能不参与。如果你还处于初创阶段,而你的竞争对手正在以高估值募集1.5亿美元现金,并将资金投入到销售中,你要么做类似的事情,要么保守一点,不把它当回事。”这话或许能够解释为什么一些风投机构继续投资,即便它们预计会出现破产事件。总有一些人希望并且相信,少数几只成功的独角兽创造出来的价值将抵消那些失败的独角兽所造成的损失。

    巴特菲尔德知道,轻松拿到的风险资金未来终将耗尽。这是Slack目前仅花掉了1%筹得资金的原因之一。他说:“你必须在Slack公司真正陷入麻烦之前进入‘流星撞地球’的应急模式。”保持节俭是明智之举。随着一个又一个季度的流逝,身为独角兽的声誉终将式微。当它最终消失之后,他将去追寻一个全新的幻想:盈利能力。

热读文章
热门视频
扫描二维码下载财富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