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打开
在中国 “上天”  “入地”
——访泰雷兹集团首席执行官Patrice Caine

在中国 “上天”  “入地”
——访泰雷兹集团首席执行官Patrice Caine

曹理达 2015-04-10

    《财富》(中文版)-- 今年2月,刚刚升任泰雷兹首席执行官的Patrice Caine迎来了他的首次正式出访。这是一次高规格的访问,他随同法国总理马努埃尔·瓦尔斯及法国经贸代表团来到中国。对于很多中国人来说,“泰雷兹”是一个陌生的名字。事实上这家公司进入中国可以追溯到30多年前,作为全球空管领域的领导者,泰雷兹的系统目前承担了60%中国空域的管理工作。这次访问中,在中法两国总理见证下,Caine代表泰雷兹集团与中国民用航空局签订了合作意向书,双方将继续在空管与航电领域从技术层面和培训项目上加强合作,确保中国各空中飞行区域的安全。

 
    泰雷兹是法国老牌的军工企业,也是一家国际领先的高科技集团,其业务遍及全球航空、交通、防务和安全领域,在56个国家拥有65,000名员工,2013年年收入为142亿欧元。尽管Caine是泰雷兹集团最年轻的首席执行官,但他也是泰雷兹的一员“老将”:他从2002年加入泰雷兹集团战略部门,先后担任多个运营部门的领导职务。2013年以来,Caine担任泰雷兹高级执行副总裁、首席运营官和首席绩效官。作为新晋首席执行官,Caine肩负着集团业务转型和业绩提升的重任。通过此次《财富》(中文版)的专访,Caine向我们呈现了他对中国市场富于雄心的战略构想。
 
    《财富》(中文版)问:您如何定义泰雷兹的竞争优势?
 
    Patrice Caine答:泰雷兹是一家高科技集团,核心竞争力是技术创新。我们集团的工程师和研发人员有25,000名,在设备、系统与服务的设计、研发和部署方面的能力首屈一指,产品和服务能够满足客户最复杂的安全需求。我们把年营收的20%投入到研发中,2013年的研发资金高达28亿欧元。值得一提的是,我们是少数拥有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公司。
 
    问:泰雷兹在中国有怎样的业务布局?中国在集团的全球布局中占怎样的地位?
 
    答:目前我们在中国主要的业务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航空领域,我们和中航工业集团合作,包括提供航电系统,研发制造直升飞机等等;二是航空管制系统,2000年开始赢得订单,我们与中国民用航空局空管局密切合作,共同成立了合资企业—北京华泰英翔空管技术有限公司(BEST);三是轨道交通信号系统,去年已经有6条地铁线采用了由我们和上海电气的合资公司TST提供的Seltrac CBTC(基于无线通信的列车自动控制系统)技术。近年来欧洲市场持续低迷,我们的战略转向其他新兴市场国家,而中国无疑是全球最具增长潜力的市场。我为中国市场定下了两个目标:增长和扩张,以达到更高的利润率,并且更富竞争力。
 
    问:如何评价过去泰雷兹在中国的发展速度?未来有怎样的增长目标?
 
    答:我个人认为,过去10多年泰雷兹在中国的扩张较为稳健,但速度上是有些慢了。我们目前在中国有1,000多名员工,年营收达50亿元,我的目标是未来3~5年内将营收翻番。
 
    问:人力成本的上升成为很多中国企业扩张的阻碍,泰雷兹对此有怎样的准备?
 
    答:我们在中国的战略并不是要扩张产量,而是增加竞争力,尤其是在工程等高科技领域,我们需要吸引更多的人才,但关键不是数量,而是质量。高科技领域的人才,包括工程师和研发人员等也是竞争对手的争夺对象,我们采取的策略是和大学合作,保障人才的储备。同时,作为跨国公司,我们在中国的快速增长,也给员工带来了广阔的实践机会,真正实现共同成长。泰雷兹中国目前98%的员工都是本地员工,实现了人才的本地化。
 
    问:您认为接下来泰雷兹在中国的加速跑,最大的挑战有哪些?
 
    答:首先要转变思路,加速本地化,适应中国的商业规则,贴合中国的需求。同时,我们要找到最佳的合作伙伴,包括中国企业和跨国公司。现在中国有很多好公司,关键是通过合作实现商业模式的有机整合,增加竞争力,达到共赢。
 
    问:很多在华外企都在感叹“好景不在”,您如何看待目前在中国加速扩张的时机?

    答:中国是一个潜力巨大的市场,同时竞争也非常激烈。对于企业来说竞争是生存的常态,没有什么可抱怨的。中国是颇具吸引力的市场,以轨道交通为例,未来全球的地铁增量的一半都会在中国。在直升飞机领域,中国现在的民用直升飞机总共才有几百架,今后会迅速增加。所以,对于我们来说,中国经济今后的增速和规模同样可观,城市化拉动的基础设施需求旺盛,我们对中国市场抱有坚定信心,需求远没有到触及天花板的时候。(财富中文网)

热读文章
热门视频
扫描二维码下载财富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