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红利,人口红利……中国下一步如何释放数字化红利?
距离“双十一”还有近1个月的时间,举国网民们已进入狂欢倒计时。去年“双十一”天猫淘宝的成交额高达571亿元,是美国“网络星期一”的4倍以上。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2015年上半年中国网络零售市场交易规模达16140亿元,同比增长48.7%,已占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1.4%。
作为世界上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用户最多的国家,中国目前拥有世界最大的数字消费市场,且发展势头强劲。
在中国经济进入增速放缓、要素成本增加和生产率增速下降的新常态情况下,埃森哲今年发布的一份《释放中国经济数字化红利》报告认为,数字经济蕴藏着巨大财富,是中国企业实现转型升级的催化剂,也是驱动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新动力来源。
把脉中国经济数字化
相比其他领先经济体,中国经济的数字化发展程度究竟如何?今年埃森哲与牛津经济研究院合作共同开发的“数字化密度”指数可以作为一个参考数据。
该测评主要从市场培育、企业运营、资源配置和支持环境四大方面入手,埃森哲指出,就中国经济而言,“数字化密度”在四方面体现出不同的强弱程度:
·市场培育
中国在该领域相对较强。网络零售业就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典范,同时数字市场也在改变着旅游、健康和金融服务行业。
·企业运营
中国消费者正在积极拥抱数字化生活方式。在这种大环境下,中国企业高管作为个体同样也热衷于使用数字技术,并把这一势头带进企业经营管理中来。尽管如此,中国企业的数字化技术运用尚处于起步阶段。
·资源配置
这个指标主要衡量一个经济体利用数字技术采购和管理生产要素的程度。目前在中国,资本和人才获取方面的数字技术应用最为活跃。
·支持环境
这方面,政府虽然设定了若干宏伟的发展目标,但由于巨大的城乡发展差距造成基础设施建设不均衡,进而造成中国人均通信基础设施水平仍处在底端。政府需要增加该领域开支,才能赶上其他领先经济体。
研究结果表明,一国的数字化密度和全要素生产率之间具有显著统计关系。数字化密度每提高10分(100分制),发达经济体的全要素生产率能提高0.4个百分点,而高增长的新兴市场国家的全要素生产率将增加0.65个百分点。换言之,数字化密度与一国整体经济绩效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而且这种关系在中国等新兴市场国家尤其显著。
到2020年,如果中国的数字化密度提高10分,同期中国GDP平均增长率将相应增加0.5个百分点,这意味着数字化将给中国经济增长带来超过4000亿美元的红利,规模居受调研各个经济体之首(见图一)。
在综合排名方面,中国目前的数字化密度在17个主要经济体中排名第十位(见图二)。
埃森哲的报告同时指出,中国数字化发展最显著的特点就是“不平衡”。主要表现在:
·消费者全面拥抱技术,但企业却应用不足;
·城乡差距显著;
·行业间企业数字技术的应用程度差别很大;
·IT技术发展和企业IT开支间存在不平衡。
通过以上对中国经济数字化程度的综合分析,政府和企业可以从三方面入手,加速数字化进程:
首先,数字资本是数字化加速的基础。
中国政策制定者和企业高管应当重点关注商业环境和经济基础设施的质量问题,鼓励加大对数字资本的投资,这是企业增长不可或缺的考量因素。比如:通过更快网速和更好移动接入提高连接性;提高移动宽带用户比例,从人均0.25提高到1;实现劳动力中信息通信技术专家数量翻番,达到欧盟平均水平,即从事信息通信技术的人才占全部劳动力人口的3%以上。
在亚洲地区,值得参考的是新加坡,他们已经制定了覆盖全国的光纤宽带和部分区域的无人驾驶汽车计划,而且已经开办了大约90个计算机中心,向上了年纪的市民教授计算机技能,还招募他们来教授其他人。
第二,数字市场是数字化加速的关键。
中国宜采取以下举措:扩大数字市场,实现98%家庭接入互联网的预期目标;全面改善商业环境,提高管理质量、劳动力市场效率和商业便利性,降低对企业的监管负担。
第三,企业是加速中国数字化进程的主力军。
在寻求成功的数字化战略的过程中,中国企业应当专注于实现两大目标:一是提高生产率和内部效率,降低成本;二是更好地服务客户和消费者,推动创新,实现有机增长。
更重要的是,中国企业不仅要在现有产品和服务中应用新的数字技术,还要利用数字技术推动创新。为了实现新成果,企业还要在转变业务模式和运营模式上下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