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设施建设,且看特朗普如何实施
谁要是自称知道特朗普在上任之后—甚至早餐后—想做什么,那纯粹是痴人说梦。但是,要说他喜欢搞基础建设,这话还是靠谱的。他在竞选过程中总是大谈特谈这个题目,允诺要为此一下子投资一万亿美元。在他宣布胜选后的仅仅几个小时内,他再次发声:“我们要重建我们的基础设施,并且使之成为全球第一。”
不过,他所谓的基础设施包括什么尚不清楚。这个词到20世纪80年代才开始流行,而且含义不清。特朗普在说到基础设施时,往往不只是指桥梁和隧道,还包括学校和医院。换句话说:就是房地产。
特朗普政府目前的基础建设规划或许最好通过这个视角来分析。有一份竞选立场文件将其描述为从“官僚制度”转向“交易行为”的转折点。私营公司今后不光出钱修建美国的基础设施,而且还可以拥有它们,靠的是大幅度税务优惠激励手段,相当于首笔投资的82%。该文件撰写人认为,有了1,670亿美元的私人投资垫底,这一万亿美元的投资计划就不会伤害到纳税人,因为这些税务优惠会通过由此创造的新经济增长点所产生的收入来抵销。
这项计划似乎条理清楚,能够自圆其说,却也受到了足够多的批评。比如,82%的税收优惠意味着,老谋深算的投资人相对投入了为数不多的真金白银,便可以在一夜之间拥有投资巨大的公路,并且开始收取过路费。曾经负责前总统奥巴马(Obama)的基建方案的罗纳德·克莱因(Ronald Klain)称其为“给承包商提供的一个企业福利大红包。”人们还担心私营部门会蚕食公共财产,鼓励人们在按理不该逐利的领域里追求利润。既然私有化医院的医生可能会为了扭亏为盈而实施不必要的手术,那么,安装排水管或者其他工程的承包商又怎么不会为获利而来?为公路和桥梁加收通行费再正常不过了,但是对于大量的其他基础设施,获利的手段远比收通行费要隐晦得多。
即便是公路,也可能很棘手。就以73号公路为例。它的修建规划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已经完成,遇上石油危机被搁置了,到1986年成立一家机构后才重新上马—该机构的性质与特朗普提议成立的基建投资银行大致相仿,任务是寻找私人资金搞基建。这条全长18英里(约28.97千米)的公路于1996年通车,成为这个驾车王国里收费最高的公路之一,平均每英里收费约30美分。在最初的六年里,收费所得达到甚至超过了预期水平,随后便停滞不前,在过去十年里一直完成不了指标。
73号公路的问题之一是,它面临着激烈的竞争;附近的几条公路与它的走向相似但不收费,当然车流量也大。另外,人们开车的少了。汽车拥有量在全国都有下降,而且这一现象还会持续下去。但是,更为本质性的问题肯定与基础设施自身的性质相关:它本质上属于超长期的项目,私人投资则不是。有关于73号公路何时能够收回成本、并且取消收费的预期时间被一推再推,如今已经被推迟到2040年以后。基础设施能收回成本?这也可能又是一个无稽之谈。
译者:王恩冕
特朗普税收计划中的几个关注点
自从华盛顿上一回简化税法之后的30年里,税法成了一团乱麻。如今,由于上任的唐纳德·特朗普即将面对的是一个对其友好的国会,各行各业的利益集团都越来越有信心地认为,多年来一直在推动的税法改革终将变为现实。但是,事情并不那么简单。以下所列的是几个人所皆知的未知因素。
1民主党能参与进来吗?共和党可以利用一个叫做“修好”(reconciliation)的预算规则把民主党人彻底排除在流程之外,因为该规则允许改革方案通过简单多数便可在参议院扫除障碍。但是,这一做法也可能限制改革的范围和实施。
2推行的速度有多快?历史告诉我们,总统在刚上任半年时的成就最大。如果白宫到今年秋天不能促成妥协,改革的势头有可能被削弱。
3退税的钱款去向如何?特朗普提议向企业隐藏在海外的大约2.5万亿美元资产征收10%的税—这些钱可能用于基础建设。但国会里的共和党议员似乎更愿意把这些钱用来弥补全面降低企业税率所产生的窟窿。--Tory Newmyer (财富中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