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只有一个这样的范蠡,想做的事都能登峰造极,忠能治国、勇以克敌、智足保身、商则致富,从政做了帝师,从商成了首富,端的是才华过剩,气象不同。如果排一个古往今来高明玩家的排行榜,范蠡定居首位。人生最关键的几步棋,他走得特别好,在险恶的江湖上,终于把命运掌握在了自己手里。其实不用编排他如何和西施泛舟五湖,真实的范蠡早就是传奇。
帮勾践富国强兵,复仇雪耻,这一点岳飞没有做到;功成名就,挂冠而去,没有遭帝王迫害,这一点韩信没有做到;辗转来到齐国,几年间,白手起家成巨富,这一点他的老师计然没有做到;当了三年齐相,又归还相印,再次离开政坛,这一点要永保富贵的李斯没有做到;散尽家财,换了一个地方,又成巨富,这一点号称千金散尽还复来的李白没有做到。
积极入世却又淡泊名利,这是后人最迷恋范蠡的地方。他入世,两次拜相,穿越儒者向往的最高峰,到达布衣之极;他出世,两弃相位,两散家财,风流潇洒超过道家人物。范蠡是人挪活,树挪死的典型。司马迁称范蠡三迁皆有荣名,第一迁从楚到越,助越王复国;第二迁从越到齐,经商致富被任为齐相;第三迁离开齐往陶地,再次致富。没有一个后人在军事上达到这样的高度后,又在商业上达到这样的高度,历代的那些首富们,真庆幸没有和范蠡生在同一时代。
但这样一个高人竟然“史无传,书绝版,地无物”,价值被严重低估,《史记》中也只被当作“附件”提起过几回,他的论著最终失传,地上没有陵墓和碑刻。后来的史家对范蠡的评价和他的功勋也不相称。班固在《汉书》里把上古到秦朝的1000多人,分为九等,范蠡只放在第三等的智人里;三国的刘劭在《人物志》里,把范蠡和张良划为术家,意思都是说他们聪明智慧但是不够正派,阴险,不是第一流的人。论功劳,他比诸葛亮大,因为范蠡助勾践复国成功,诸葛亮有这样的心愿,却没有这样的业绩,但他声望却远远不如诸葛亮。范蠡没有进入历代王朝表彰的楷模谱系中,甚至还是历代帝王的一块心病。为什么呢?
一不愚忠。唐代的韩愈撰文说范蠡为人谋而不忠,范蠡其实有忠心,而且很忠,在越王最为落难的时候他不离不弃,还拿出自己的钱财买通吴国的大臣。勾践在吴国服役饱受屈辱时,范蠡谨持臣子之礼。胜利后,勾践让范蠡替自己杀了夫差,范蠡说,我只是一个臣子,怎么有资格去杀一国之君呢,很是懂事。
但他仍然不符合历代君主对臣子的要求,君臣之义要求生死与之,而范蠡说走就走,不让走就偷着跑,怎么都拦不住。帝王是不会检讨自己值不值得像范蠡一样的人愚忠的,反正忠到愚的程度才是好臣子,范蠡不钻这个圈套,没有谁让他爱到深处不后悔,他对越王和齐王都不愚忠。他离开了这两个王,照样获得空前的成功。王不是皮,范蠡也不是毛,他早已看破了君臣之义的虚伪和脆弱。
二不清高。退休不干了也罢,竟然去干贱业。秦朝发配商人去修长城,戍五岭;汉朝令商人不能衣丝乘车,他们的子孙不能做官;宋朝商人穿鞋必须一黑一白。范蠡不做宰辅,偏入末流,自甘堕落,失败也罢,偏还能几次暴富,狡猾可恶。苏东坡干脆指责他好货,是天下之贱士,甚至说范蠡与越王勾践一样是鸟喙者。呜呼,他要是不鸟喙,早就被鸟喙者干掉了。
三不低调。有钱就低调点,他还不,赚了大钱,就四处散财,视慈善如同儿戏,太嚣张。古今的大臣有谁做过这样的慈善?萧何为了降低自己的威信,故意敛财自损来打消刘邦的猜忌,多会做臣子。而范蠡尽管几次散财,东坡还是说他好货。以范蠡这样的禀赋,不经商赚钱又干什么呢?范蠡不是立德立言的人,他要在现实中立功,他信奉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须知,他的老师是计然而不是孔子。
四不检点。泡什么人不好,偏偏是西施,生活作风大成问题。即使这个故事是后人附会的,而老百姓已经相信了。
范蠡是传统社会的另类,自古以来恐怕要排名第一。帝王号称天子,范蠡的所作所为,却凸显了他们的渺小,臣子个个都学范蠡,做皇帝真的就没什么意思了。帝王们自称孤家寡人,就是希望臣民们日夜想着他。
然而,和历代官方故意忽略的态度相反,草民们则奉之为财神。老师计然授其七策,范蠡只用了五策,就帮助越国一雪会稽之耻。这五策,范蠡既已施于国,大见成效,退隐后用之于家,顿成首富。哪五策呢?
(未完待续)
注: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财富》(中文版)及财富中文网立场。
相关稿件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