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

多平台阅读

微信订阅

杂志

申请纸刊赠阅

订阅每日电邮

移动应用

专栏 - 黄伟鸿市场分析

内地货币政策暂难宽松

黄伟鸿 2011年07月13日

黄伟鸿,恒生银行(中国)有限公司财资部主管,2003年加入香港恒生银行出任高级经理兼财资市场主管,负责利率风险管理及外汇部门的运作。
估计到今年年底,1年期贷款利率或会上调至6.8%左右,而大型银行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可能为22%上下

    内地通胀自3月份升至5.4%的32个月高位后,4月份轻微回落至5.3%,但数字仍然很高,令市场不断揣测中国央行下一次加息或调高银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时间。市场这种反应并不奇怪。事实上,央行自2010年10月起加快收紧货币政策后,已调高基准利率4次共约1个百分点,并增加银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8次共4个百分点,为的是控制楼价及通胀升势。目前,银行1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分别为3.25%和6.31%。至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大型银行为21%,中小型银行则为19%。

连番收紧 迫不得已

    内地自去年10月起连番收紧货币政策,主要是因为通胀及楼价在多项因素推动下居高不下,迫使政府重拳对付。内地消费物价通胀自2009年11月起逐步爬升,至去年11月达5.1%;之后反复向上,今年3月份更达5.4%的32个月高位。4月份通胀虽然略见回落,但仍达5.3%,主要是因为食品价格持续攀升。食品价格继3月份按年上升11.7%,4月份再按年上升11.5%,同期非食品价格按年升幅维持2.7%。4月份,整体消费物价升幅中,近2/3源自食品价格上升。

    同时,楼价升幅虽然在政府连番调控下自去年年中起已持续减小,但至目前大部分城市楼价仍在上升,并高于金融危机前的水平。楼价及通胀高企的一个原因,是银行存款利率未能追上通胀,打击了大众的存款意愿,同时增加了市场投机的气氛。4月份,撇除消费物价通胀后的1年期实际存款利率为负2%左右,表示放在银行的存款会慢慢被通胀侵蚀。

货币供应增长已明显减慢

    不过,内地连番收紧货币政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目前尚不明显。今年第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按年实际增长仍高达9.7%,与前两季的增长相当。但若从其他宏观数据观察,则紧缩货币政策的效果其实已渐显露。首先,货币供应增长已渐趋正常。自央行多次上调利率及银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后,内地广义货币供应(M2)的增长率已从2009年11月的29.7%高峰渐次回落至4月份的15.3%。其次,人民币贷款余额的增长亦已从2009年6月时的34.4%高峰回落至今年4月的17.5%。不过,若以此认为央行会放慢收紧的步伐,似言之尚早。

通胀压力仍大,楼价似跌还升

    首先,国际商品价格仍然高企,表示外来通胀压力仍大。今年4月,进口单位价格仍按年上升达12.9%,主要原因是期间原油及部分商品价格急升。中期内,由于中东及北非政局动荡,日本地震对原油及商品市场的影响也未明朗,加上美国料会维持目前极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较长一段时间,原油及商品价格高企的情况短期内难望改变,意味外来通胀压力或会持续。

    其次,内地工资持续上升,最终将反映在一般物价上。去年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1.3%,其中工资性收入增长10.7%;今年首季,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再按年增长12.3%,其中工资性收入按年增长10.2%,反映内地工资上涨压力仍大。此外,楼价显著下调机会不大。今年4月份,政府监测的70个主要城市中,新建住房价格按年下跌的城市只有3个。至目前,全国大部分主要地方政府制订的本年度新建住房价格目标仍属上升,只是升幅不同而已。楼价高企,意味着短期内政府不可能减弱调控楼市的力度。

    正是由于上述各项因素的影响,内地居民的通胀预期继续高企。央行根据储户问券调查所得的未来物价预期指数,虽从去年末季的81.7降至今年首季的72.8,但仍属过去数年高位,反映一般居民对通胀前景并未全然乐观。控制居民的通胀预期,仍将是央行的一项重要任务。

货币政策短期难望改变

    通胀及楼价高企,令内地政府进一步收紧货币政策的机会增加。内地经济增长强劲,也减轻了政府对进一步收紧政策可能窒碍经济增长以至就业的忧虑。内地国内生产总值去年第4季按年实际增长9.8%后,今年首季再按年增长9.7%,主要是由于消费开支及投资增长强劲,抵销了贸易赤字的不利影响。

    在通胀及楼价高企之下,央行在未来季度料会透过上调银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利率及资本充足率,以及人民币汇率等措施,进一步收紧货币政策。估计到今年年底,1年期贷款利率或会上调至6.8%左右,而大型银行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则可能为22%上下。

我来点评

相关稿件

  最新文章

最新文章:

中国煤业大迁徙

500强情报中心

财富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