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7日,中国的医疗机构又得到了一个“大红包”。当天的《人民日报》报道,青海、福建、山东等9个省份已在全省实行大病医保方案,其余省份随后将先试点后实行。这意味着又一笔巨大的财政和社会资金将移至医疗机构,用以挽救中国2.6亿“大病”患者的健康。
2009年以来,中国政府已先后在医疗体系中投入超过8500亿人民币,以提高医疗服务覆盖率和医保覆盖人群。“十二五”期间这一数字仍要大幅提高。
庞大、复杂的制度改革基本解决了患者的支付能力问题。然而,随着制度改革的深入,医疗服务的安全和效率问题却越来越突出,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成了医患之间新的矛盾。当更多的患者有了支付能力后,他们同样也将对医疗服务体验提出更高的要求。医疗服务的安全、效率和质量将成为人们衡量医改效果的重要标准。
根据美国的有关统计,常见死亡原因中名列前三位的分别是心脏病、癌症和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但让人意想不到的是,排在第四位的居然是医疗差错。尽管目前中国尚无准确的数字来反映因医疗差错导致的死亡例数,但医疗机构内现有相对粗放的管理及流程却让人们感受到了医疗差错的潜在风险。
如何采用科学技术来提高医疗服务的安全和效率呢?我们先来看看一个奇怪的现象。
早在2006年,国内超市中的蔬菜已经大部分采用了二维码。蔬菜、生鲜上各自独立的二维码标识,包含产地、保质期、品种、等级和价格等详细的追溯档案。然而,在医疗领域,对待和人们生命休戚相关的药品,中国却仍有相当多的医护人员依然采用的是肉眼识别和人工处理的方法,而不是二维码标识。
目前,绝大部分的中国医院内,护士们依然采用工作站模式。她们的主要工作有床旁护理、医嘱执行、体征录入、输液管理、工作统计等。据统计数据显示:护士只有15%的时间用在病人护理上,其余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处理文档、护理协调、药品管理和其他非临床活动。也就是说,医护人员承受着沉重的非医护服务压力。今天,旧的医院内部的运作模式和技术支持既不能保障医疗安全,提高临床业务效率,更不能有效防止医疗差错的发生。
医院外部可能面临着同样的问题。不计急诊和其他小病,仅就2.6亿的“大病”患者来说,他们要不断了解疾病进展,更新相关药物信息及治疗方法。这就需要患者与医生或护士建立有效的沟通途径和平台。目前大家普遍采用的方法是预约门诊。然而,截至2011年底,中国仅有注册护士220万人,医生约200万人。它意味着,即使中国所有的医生都只看“大病”,医患比例仍然高达1:130。也就是说,一个医生需要服务130个患者。
如果沿袭以往解决医疗体制和解决患者支付能力的发展路线,上述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的问题将始终难以触及。然而医疗机构的CIO们却可能为此提供较理想的解决方案,因为从装备医院信息系统(HIS)开始,基于信息技术的移动医疗已经趋于成熟。
移动医疗将移动终端设备、无线网络和移动应用全面融合。医疗机构通过为医护人员提供手持移动终端和在机构内安装无线接入点,可以实现以电子方式记录药品信息,从而减少错误并加快库存检查。而且,它还能提高新药品登记的效率、实现药房记录的全面可视性,并最大限度地减少药物处方错误,从而以更低的总成本,提供更全面的医护服务。
而以具备互操作性的临床通信为基础,可以让病房护士根据来自医疗卫生信息系统的信息进行操作,凭借条码扫描识别确认药物与患者的正确匹配,通过一键通功能向药房确认药品名单。而急救护士则可以接听来自主治医生的电话,帮助患者提前准备好手续,通过一键通功能向门卫请求运送患者。同时,医疗机构的门卫和交通部门可以通过一键通回叫护士,并与同事和上级主管即时通信,进而在更短的就诊时间内提供所需的医护服务。
从地理覆盖上来看,从院前急救到门诊、住院病区,再到全院区,院外,移动医疗系统可以实现救护车与医院之间的移动无缝连接。从急诊病人被带上车开始,病人就与医院门诊之间实现实时的信息沟通和数据传输。另外,移动医疗还可以为消费者提供远程服务,如远程监控心电活动状况,续接医生处方等;从人群覆盖来看,移动医疗体系涵盖了医生、护士、后勤管理人员、患者,护士需要企业级移动终端。医生查房需要企业级的平板电脑,物流需要企业级的数据采集。而当患者走入医院时,其个人自带智能手机可以接入院内系统,实现信息推送、院内导航等服务。
改革总是面临不断的调适,医疗改革也不例外。在制度变革之外,信息技术应是医疗改革下一步的新切入点。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