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该坐哪儿
我服务的某企业老总感觉公司中层跳槽比例明显高于其竞争对手,他怀疑是否高层在与中层沟通方面有问题,让我帮他验证一下。按照工作习惯,我先让七八位高管每人找下属谈一次话,并就此录像,我则静坐一旁。我看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多数高管都能礼貌地招呼对方“请坐”,当下属按照指示的位子坐下后,他们便“很上级”地开始了谈话:“说说你个人最近的情况吧”、“你的团队这个月有什么问题吗?”
依照观察,我觉得有个细节值得提一提。在集体授课环节,我问高管,“这两天跟下级谈话效果好吗?”、“你们平时习惯怎样跟下属谈话?”他们大多回答“效果不理想”,并自评了沟通方面的问题一二三。我问,“有个共性的问题大家注意到了吗?”、“你和下属谈话时座位为什么这么摆?把对方的座位放在你的对面或者侧面是你有意安排的吗?”他们面面相觑,有的问,“这有什么关系吗?”还有的干脆说“座位是秘书摆的”。我的直觉是他们认为我有点小题大做。当他们听我提到“位子的摆法是会对谈话效果起作用的”时,表情显得愕然。
我讲述了一桩我的“独家新闻”。有位国家级高层领导在北京热情接待了从美国飞来的近30年未见的同窗挚友。可这位同学回美国后,给班上其他同学写了一封邮件:“我一进门,他就让我坐在距他对面的一把椅子上,中间还隔了一张大办公桌。当时我一下子懵了,我的领导同学竟然把我当成了他的下级?后来聊什么我都没了心思……”故事讲完了,我让学员发表意见。他们有的觉得写邮件者有点矫情,摊上那么大的好事,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还有的说,坐哪儿不重要,重要的是见到了什么人。也有人开始迟疑,是否送邮件者也有些道理?但真正的理解应该是怎样的呢?
我请一位学员上来,让他坐在我的对面,然后再换到我的侧面,请他体会不同的感受。在大家的注视下我接着说,其实位子是活动的,编排座位就是在发送某种信息。国际礼仪的观念认为:一对一谈话时,两把椅子排成面对面,暗示符号即“对抗式”、“对立式”。典型的如下棋,双方相对而坐,这样眼神交流直接,表情动作一览无遗,其目的就是克敌制胜。而座位摆成侧面45度的,则是“友好式、合作式”。比如,前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访华时跟胡锦涛谈话,当两个固定的椅子和中间的小桌已被排成“一”字形时,希拉里坐下后侧过身子,刻意人工摆成45度,并且身体适当前倾,以显示对中国的友好和对主人的尊重。假设希拉里想跟胡锦涛套近乎,这样的坐姿既符合国际礼仪也是最合适的。
我又问学员,假如上级跟你谈话时,你会愿意(希望)领导让你怎么坐?哪种坐法让你觉得更受尊重?是对抗式还是友好式?为什么你的下属跟你谈话显得有些拘谨或冷场呢?为了进一步以理服人,我回放了他们与下属谈话的录像,看后他们都笑了起来。大家谈到,当时真的没有意识,现在才明白,让下级坐在对面,就是把下级设定在弱势和防守型的位子上,双方的谈话的共同点少,下级说话显得语句短促,因此“弱势”方因为抵触与自己争执的可能性也会越大,谈话的成功率越低。
在商务背景下,调节好“座位”有助于我们的工作:
1、45度侧面式。如果想营造轻松、友善的谈话气氛,或意欲取得更多的资源和力量,这种合作性位置最为合适。它不仅可以看清楚对方的一举一动,也不会让人感觉过于亲近而丧失了本来的威严。如果遇到一次尴尬的对话,当你将身体向侧面转过45度之后,或许会化解原本严肃的气氛,给对方以安全感,促使他坦然地回答你所提出的问题。
2、面对面式。如想与对方进行一次短平快的谈话,或想在自己与对方之间营造一种上下级的关系,双方间放张长方形的桌子应该是最佳选择,这会让自己的申斥更有分量。从另一方面来说,如果你想在谈判时用点“计谋”,刻意让对方“自我感觉良好”,突出对方凌驾于自己之上的身份和权威性,那么你也可以通过选择这一位置来完成自己的目标。
3、并排式。有不少合作关系是坐在他人身边时产生的,这是种同盟位置。要调整到此坐落位置,需寻找合适的机会理由并预先征得同意,以同事口吻“既然我们要一起工作,那就都坐在桌子的这边吧。” 否则,任何超越工作关系的擅自越界将会视为无礼。顺便说一句,如果就坐,就争取坐在右侧,研究表明坐在右侧一方的合作积极性要明显高于左侧的一方。(财富中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