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企去海外,是否“狼来了”
中国企业出海并购,其实算不得什么新鲜事了,尽管这依然是近年国际资本市场的一个主旋律。今年10月17日,复星国际成功受让 One Chase Manhattan Plaza 100% 股权,作价7.25亿美元;今年6月,大连万达集团宣布投资近7亿英镑,在伦敦核心区建设一家五星级酒店;万达继去年收购美国第二大连锁院线AMC娱乐控股公司后,又对至少两家欧洲最大的电影院线表现出兴趣,其中包括 Odeon & UCT 影院控股有限公司和 Vue 娱乐有限公司,两家企业总部都在英国,均在多国拥有影院。《华尔街日报》并不夸张地称,收购欧洲的大型院线可以让万达成为电影行业上下游的龙头企业。
实际上,无论是复星国际收购美国作为标志性A级办公楼,还是万达筹备收购欧洲院线,都只是近年诸多中国企业走出海外进行并购事件中的两个案例而已。那么,面对如潮涌至的中国资本,目前海外市场对于中国企业跨国合作又是怎么看呢?“叶公好龙”,恐怕是对此的最佳描述,既盼其来,又畏其至。
此类论调,在欧美可谓比比皆是。就拿法国一个主流媒体《观点报》(LE POINT)为例,该报于2011年9月22日,甚至头条刊出M. BORORDET撰写的文章,题目也相当直白:《调查:企业、技术、恐怖……中国人开疆意未已》。其中有这样一段文字:“中国的实力,在欧洲大陆催生了混杂的感情:崇拜和热情,不信任、怨恨和敌视,还有嫉妒”(笔者依据法文原文译成中文)。
毋庸置疑,欧美各国都亟需中国资本。无论是刚从美债危机缓解出来、大病初愈的北美,还是欧债危机余震不断、举步维艰的欧洲,对国际资本的渴求,都到了近乎饥不择食的地步。而当今世界经过五六年的国际金融危机,也只有中国还有可称之为“剩余”资本了。这样,中国自然就成了欧美各国,尤其是依然深陷危机泥潭之中国家心中的“白龙马”了,期盼能从东土大唐尽快驮来“唐僧”。
而中国资本对欧美的青睐,也非空穴来风。迄今,李嘉诚旗下约一半的公司资产都已转移到了欧洲,而三年来累计海外并购金额更是高达1,445亿港元,有人戏称李嘉诚之子“几乎购买了英国”。今年5月,中国地产开发商总部基地集团与伦敦市政府签署了总额达10亿英镑的“皇家阿尔伯特码头”地产开发项目;7月,中国平安保险集团宣布斥资2.6亿英镑购买伦敦金融城地标建筑劳埃德大厦。如果说香港是一个特殊地区、基于港英特殊历史关系,不具有普遍的代表性,那么,大陆资本的大批“往外走”,除了欧美健全的法律体系、成熟的市场机制因素之外,根本的原因还在于中国大陆市场上资本的严重“过剩”。
诚然,欧美人需要中国人的钱,但又担心被中国人控制,可谓十足的“叶公”心理。“狼来了”,在欧美各国看来,已经是实实在在的现实,也是一个无法拒绝和回避的经济、政治乃至文化现象。究其根,“冷战”余孽思维犹存。尽管即使从苏联解体算起,“冷战”时代的结束也已有20多年,但西方社会将世界简单化的观念还深深存在西方人脑海中。他们认为,苏联固然解体了,但潜在取而代之的极有可能是中国,因而中国成了西方人的最大假想敌人。其实,在世界帝国的历史上,中国是唯一一个没有对其它大陆发动侵略战争的“天朝大国”,当今更是崇尚“和谐社会”与“中国梦”。
除了“冷战”思维作怪,中国所有制的特殊性,即出海并购的中国企业主体还是国有企业,也容易引发海外市场对此的担忧。由于在该国控股的中国企业越来越多,他们害怕有一天会出现本国企业乃至经济受中国政府通过中国企业加以左右的局面。还是前文的《观点报》,在同一文章中批评道:“然而,在所有的企业哪怕是一个微不足道的企业被中国并购的背后,我们猜测都藏有中国政府之手。中国企业的管理结构远非透明,我们批评中企决策过程的暗箱操作,尤其是中国共产党,在每家大型国企中都设有其党委”;该文章进一步警告道:“但有一件事情是确定的,那就是中国人如果要将法国CAC 40上市公司全部收购,也只是弹指之间的事情”。
其实,西方人这种顾虑是杞人忧天,鉴于“政企分开”在中国国企改革之初,就已经大刀阔斧实施了,后又多阶段加以深化,中国政府已不再涉足中国国企的微观运作。
因而,面对被中国资本并购企业所在国的顾虑,中国企业要注意适时而行,不可操之过急。要与当时政府和居民建立“互信”机制,要让当地人逐步理解,并接受中国企业的运作方式与文化认同。“中国客户、中国资本、中国运作”的商业模式,固然有效和稳妥,但采取与当地有影响力的企业联手的方式,如设立合资与合作企业等,有时候效果会比直接经营更佳。美欧缺钱之际,自然是“现金为王”,但如果一味自以为资本高于一切,等欧美国家度过危机,有些潜在的负面效应届时便会显现出来。合资与合作,其实也是外企和外资在中国改革开放之初进入中国市场的主要形式。
当然,也有些中国企业开始探索与众不同的商业策略,饮料巨头娃哈哈就是一例。与众多的中资企业纷纷前往欧洲并购不同的是,娃哈哈反其道而行之,在中国开设欧洲精品商场,走上了“洋为中用”的零售别类运作模式。
去年7月,娃哈哈宣布成立商业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开拓商业零售市场,项目初期投资10亿,计划三年内增资到100亿。去年11月30日,娃哈哈第一家欧洲精品商场娃欧商场(WAOWPLAZA)在杭州开业,主要经营范围包括欧洲精品家具、高级钟表、珠宝、饰品,高端品牌服饰、儿童用品以及休闲美食等,其中大部分品牌来自欧洲。按照宗庆后的规划:“未来3-5年内,娃哈哈要在全国开100家欧洲精品商场”,他的最终目标是:“让中国消费者在国内买到与欧洲同步同质同价的国际精品,同时为国家贡献税收。”而近年来久而未决的欧债危机,已导致欧洲经济极不景气,娃哈哈正好可以抄底欧洲,如意大利和西班牙等国食品企业,产品健康安全、价格便宜。娃哈哈直接从国外厂家采购“欧洲精品”,可以降低中间流通环节成本,更有价格优势。
当然,理论和现实尚存有距离:一边是宗庆后信心百倍,一边是欧洲精品商场目前处于长期亏损的境地。不过,既然是另类模式的探索,必定需要“摸着石头过河”,难怪又是娃欧商场更名,又是宗庆后高调提出“二次革命”。至于这种模式探索的效果如何,还需拭目以待。
其实,资本是一样不能“宅”的东西,资本的流入与流出,是一个永恒的循环运动。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了,从最初的输入资本到后来的输出资本,是一个再常规不过的国际经济发展现象。中国的经济腾飞在一定程度上,当年也得益于美欧日等发达国家的外国直接投资(FDI),那么,西方人也应该理解和接受的是,今天中国经济增长了、中国企业发达了,自然也要将一部分暂时在中国是“剩余”的资本输回到发达国家,即中国海外投资(Outbound Capital)。
因此,面对中国资本“狼来了”,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应顺应潮流,不要只看到中国资本的“逐利性”,更要看到中国资本的“互利性”,尤其对欧美各国经济的有力“带动性”。西方国家应进一步对中国资本开放其本国市场,逐步减少乃至取消对华诸多投资壁垒,因为历史的无数经验已经明证,任何国家的“闭关锁国”,都是损人不利己的行为。一个自由、平等与公正的国际资本市场的建立,不但需要“金砖国家”,更有赖于西方发达国家观念的转变以及对中国资本容纳度的提高。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