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

多平台阅读

微信订阅

杂志

申请纸刊赠阅

订阅每日电邮

移动应用

专栏 - 近观欧洲

法国灯光节与中国灯会

赵永升 2014年02月20日

赵永升,财富中文网专栏作者,全法中国法律与经济协会副会长。本专栏聚焦欧洲经济、文化及中国公司在欧洲的发展。
作为文化大国,中国自古有元宵赏灯的传统,而法国里昂市也有一个历史悠久的灯光节。里昂以此为契机打造灯光产业集群做法值得参考。

    法国的“里昂灯光节”在中国,如同“中国灯会”在法国,随着中欧之间交往的日益密切以及各自在对方地位的迅速提升,正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知晓与关注。

    里昂灯光节是法国里昂地区的一个宗教节日,每年12月8日开始,通常持续4天。在灯光节期间,里昂的家家户户居民都会在自家窗户外摆放点着的蜡烛,以营造“满街烛光”的效果。

    而农历正月十五则是中国的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是中国传统的一个民俗节日,元宵灯会是元宵节的一个重要内容。尽管元宵节不是一个宗教节日,但要追根溯源,其中也不乏有宗教色彩在里头:有起源于汉代民众驱除虫害,即“火把节”之说:汉代民众为了获得好收成,在乡间田野持火把驱赶虫兽,减轻虫害,隋唐宋以来,更是盛极一时;也有起源于神话和特定的历史事件,即有一只神鸟因迷途而落人间、意外被射之说;但也不乏起源于宗教活动之说,尤其从东汉起,元宵灯会更是开始蒙上宗教的色彩。

    那么,里昂灯光节究竟从何而来?除了比较有名的“鼠疫”之说和“普鲁士攻城”之说,就是史料记载的传奇色彩了:1852年里昂人重建大教堂的钟楼,并重塑圣母马利亚的镀金铜像之际,遇到索恩河暴涨,只得将纪念活动推迟到12月8日,而届时里昂又突下暴雨,岂料傍晚时分,天空神奇放晴。兴奋不已的里昂市居民纷纷在窗前点起蜡烛,并走上街头载歌载舞,满城的烛光直至第二天早晨。从此,这一天就被正式定为“灯光节”的起始日。

    可见,无论宗教色彩或浓或淡,无论史料记载或奇或暗,里昂灯光节和中国灯会都展现出同一个信号,那就是基于在最初艰难的自然条件与生存环境下,人类的探索和抗争,以及对美好生活和世界的向往。在科技远没有今天发达的那些年代,诸多的崇拜是很自然的事情,而神话与传说则是当时人们所借助的主要传承载体。

    至于规模,里昂灯光节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前往观赏,从前年的300万增加到去年的超过400万人次游客。尽管在规模上远不能与中国灯会相提并论,里昂灯光节对法国这样一个中等国家而言,其影响却是深远的,尤其是对里昂当地经济所产生的“鲶鱼效应”。除了数百万游客慕名来访而带动的旅游业,其它相关产业也得以发展与繁荣。在工程建设与城市营销方面成果斐然:灯光工程项目多达80个,8百余万件灯具在大里昂地区售出,14个电视台来做专访,500多篇新闻报道刊出……其实,里昂灯光节已经成为里昂的一个季节性产业了,为此,近年来不少公共建筑在灯光节时会设计特殊的灯光效果,以增加节日气氛。尤其是等夜幕降临之后,整个里昂城,在片片灿烂灯火的映衬下,确实宛如一座金光四溢的“巨无霸”烛台,甚是辉煌。在建于17世纪、号称欧洲最大广场的里昂市中心贝勒库尔广场,最著名的要数路易十四骑马雕像。每逢一年一度的“灯光节”,艺术家们都会围绕着这座雕像来布置各种创意灯光。里昂灯光节的“艺术效应”,不得不让人叹为观止。

在沃土广场(Place des Terreaux)的《灯光王子》表演,无疑是里昂灯光节最为成功的节目。

    正是基于上述灯光节的经济效应及其艺术效应,里昂市逐渐在欧洲脱颖而出,一跃成为一个“灯光专业城市”。夜幕降临,几乎处处都可感受到灯光已经成为里昂市建筑的关键构件,烘托出这个都市的件件瑰宝,又丝毫没有做作之感。1989年里昂市制定了《灯光规划》。该规划将政治、技术与艺术要素有机结合,将生活功能与休闲功能相结合,分步骤地最终将里昂市打造成今天的“灯光之城”。

    里昂还远不止于此。2002年,里昂创建了“国际灯光城市协会”(LUCI),进而从“灯光专业城市”升级为“灯光产业集群”(Le Cluster Lumière)。该协会成功地将分布在四大洲的64个城市纳入自己的麾下,旨在鼓励灯光高新科技的创新,推动国家间、企业间的多层面合作。里昂人的这个做法,不但将灯光在一个城市的市政、经济与社会发展中起到至关重要作用的“法国式”理念,传递到世界各地,同时也顺理成章地做起了国际灯光行业的“龙头老大”。

    最后,让我们回归到中法两国的节日称谓上来:“灯会”与“灯光节”(Fête des Lumières)。法文Lumière最初原意为“光”,并无“灯”之意,估计最初翻译该节日的人考虑到中国人的习惯而添加了“灯”字,成了今天的里昂“灯光节”。因此,笔者认为中法这两个节日的另一个区别在于中国人重在“灯”、法国人重在“光”。而这也恰好与历史相吻合:从汉代至今,在中国文化中,灯以及灯光更多地成为观赏和审美的对象,而非仅为工具,到唐代以后,灯会的内容更是突出地表现了这一点;而以古希腊和古罗马为代表的西方文化则有所不同,西方人更多地将灯和灯光视为照明的实用工具,其基本功能在于照亮对象而非展现自身,即所谓的“见光不见灯”。

    总之,里昂灯光节与中国灯会,尽管在历史与盛况等方面有诸多不同,但其实无论是重在“光”,还是重在“灯”,都是人类对美好生活向往的自然流露,鉴于这两个节日之间实在有太多的异曲同工之妙了。里昂灯光节给当地乃至法国的经济,起着显著的“鲶鱼效应”,带动着旅游业及相关产业的繁荣。倘若中法两国能够在这两个节日领域多加联手,做到“灯”“光”相映,那么,分处亚欧大陆东西两端的法国和中国之间的距离便会日益缩短,中法交流的“经济效应”与“艺术效应”更会让两国受益匪浅。(财富中文网)

我来点评

  最新文章

最新文章:

中国煤业大迁徙

500强情报中心

财富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