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媒体一直在报道中国建设银行打算以不良贷款为基础资产发行资产支持证券(ABS)。这是件好事吗?
我属于怀疑派。首先,无论市场话题何时转向不良贷款证券化,都应将其视为一个警示信号,并应藉此回顾一下此前对经济健康的影响程度。
在20世纪90年代末的中国,不良贷款证券化是个热门话题。当时,市场几乎还不知道资产支持证券为何物,亚洲金融危机也才刚刚过去,地区经济复苏甚为缓慢,中国国企则正在向新成立的资产管理公司转让不良资产。此时对不良资产的定位是“扔掉策略”。同期的美国市场进入了轻微紧缩阶段。承销标准下降,不良贷款证券化开始浮出水面。随后,美国市场开始倾向于次级抵押贷款,后者就是引发全球信贷危机的罪魁祸首。
其次,从金融和技术层面讲,不良贷款证券化——比如担保债务凭证(CDO)和结构性投资工具(SIV),也可能是基金——旨在便于金融机构释放风险。此类证券的价值分析很微妙。它不像资产支持证券(ABS)和担保贷款凭证(CLO),后者可以让具备隐性资产实力的非银行实体获得可以负担的运营资金,其表现也往往好于相应的评级。
和直接借贷不同,资产支持证券的运作方法是先测算抵押品风险,然后和各批证券的缓冲资本进行匹配,随后按照风险将这些证券以合理价格售出。世界上没有哪个市场能确保这项工作一直不出问题,但中国的资产证券化市场还在使用简单的结构和精挑细选的抵押品,所以要获得对不良贷款证券化进行合理评估并定价的能力,中国还需要几年时间。
最后,就信用而言,曾带来不良贷款的松散的借贷文化有可能再次投射在中国的不良贷款证券化市场。
一些观察人士指出,出现不良贷款的根源在于向国企发放优惠贷款,内部信用控制松散,以及银行自身的惰性造成中国银行体系的市场自律失效。同时,就像世界上其他任何地区一样,中国市场参与者正在追逐收益率。在这个市场,上演完美风暴只缺一个条件,那就是出现欺诈。
Wind资讯的数据显示,在中国发行的四只不良贷款支持证券中(信达资产管理公司先后于2006和2008年发行了两只,共48亿元;东方资产管理公司2006年发行了一只,规模为10.5亿元;建行2008年发行了一只,规模为27.7亿元),目前建行那只证券的表现远好于其他三只。
这四只证券均在到达法定期限前出现了资金枯竭,证据就是它们都还有未偿本金余额。不过,建行那只证券的本金缺口只有22%;随后是东方的那只,缺口为33%;信达2006和2008年发行的两只证券的本金缺口分别为47%和58%。
出现上述结果的可能原因是建行那只证券的基础资产是房地产不良贷款,此类不良贷款的表现历来都好于其他资产支持的不良贷款。另一方面,这也可能是因为建行处理不良贷款的能力较强。也许二者兼有。
上述四只证券的表现差异很大。有鉴于此,今后应对此类证券进行更深入地剖析。用于证券化的抵押品是什么?违约或收回欠款的可能性如何计算?制定相关衡量标准的数据可靠性怎样?证券化的参与方都有谁?他们在资产证券化方面有哪些经验?最重要的是,这些贷款进入别人的损益表后(也就是成为别人的风险后),哪家机构将负责处理这些贷款?(财富中文网)
译者:Charlie
校对:詹妮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