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打开
发掘商业“真理”

发掘商业“真理”

章劢闻 2010年11月16日
海尔集团总裁杨绵绵亲自验证了创业过程中几乎所有的商业知识,并推动公司前行

    今年69岁的海尔集团总裁杨绵绵和CEO张瑞敏的办公室是由一个房间隔成的两半,中间有一扇小窗户。平日里,两人随时都可以隔着这扇窗户简短地交换意见。在员工印象中,张瑞敏是思考者,决定公司的未来;而另一边窗子跟前的杨绵绵则实现了这些对公司和产品的想法。26年前的海尔还是一家作坊式企业,而今天,公司已在金融危机期间超越多家西方竞争对手,成为全球最大的白色家电品牌。女性管理者到了杨绵绵这个年龄,多数已经富足而退,但她的沟通技能和执行能力现在仍在驱动着海尔这家中国的跨国公司,按照张瑞敏的设想从纯制造商向服务业转型。

(摄影:Nick May

    上世纪80年代初,杨绵绵受张瑞敏邀请一同创业。当时的厂址几乎是一片废墟,车间附近没有厕所,公司制定的第一批管理制度中不得不包括“禁止随地大小便”等条文。杨绵绵曾经和媒体提到,当时人们从机关到工厂的感觉像是“下地狱”。最近《财富》(中文版)在青岛对杨绵绵进行了专访,她证实了这些海尔纪录片中出现的场景。当年的三位前任管理者由于对公司前景不看好,不愿担负银行债务而放弃了这家公司和600名人心涣散的员工。

    在进入海尔之前,山东工学院内燃机专业毕业的杨绵绵曾当过教师,到过工厂和机关,本想做几年企业,然后回到机关。“不过回想起来,我倒是很愿意创业。”对于当时进入公司的过程,她的描述很平淡。但是,在她后面讲述的工作故事中,有很多细节却体现出了一位女性创业者对品质的要求、对用户的重视,以及对同事和创业伙伴的尊重。采访中,杨绵绵的语言平实。公司同事认为,她常常能用简单、直白甚至略带幽默的语言来说服员工,在公司困难的时候形成一致的意见。“我通过关心员工来帮助他们建立信心。女人(的性格)终归还是软的。”杨绵绵说。“而张首席更多展示了强硬的一面。”

    但是从最初的几年来看,杨绵绵对自己的职业道路似乎看不出“软”的一面。一到海尔,她就从图书馆翻出一本名为《电冰箱》的书,学习之后,直接赶赴上海,并在一个雨天到五角场找到作者——第二军医大学的教授单大可。正是这次造访,让海尔进入了冰箱制造的领域。单大可此前已经有过指导别的厂商的成功经验,受邀赶赴青岛、看到简陋的厂房后,他立刻告诉其他人:“只要造冰箱,马路、办公室和设备很快都会有。”

    那个时候,电冰箱对中国人来说还是奢侈品。用户对这样的商品质量很敏感。张瑞敏和杨绵绵的管理组合从第一天就向员工提出了质量的重要性。张瑞敏砸毁76台不合格冰箱的故事,很多中国人都知道,纪录片中能看到当时很多工人表情严肃。“我当时真的流泪了。”这是杨绵绵回忆中的感受。不过很多人并不知道,在这以后杨绵绵曾因为在冰箱的抽屉中发现的一根头发丝而严肃追究了员工的责任。有媒体报道说,杨绵绵认为当时海尔对质量的要求已经远远超过中国其他的竞争企业。而在最近的专访中,她透露说,当时真正的假想敌其实是合作方——德国的家族企业利勃海尔。当时国内有些对手去世界各地采购最先进的零部件,海尔就是拉着德国人教会他们所有的生产能力。

    当时,海尔从利勃海尔引进了设备,开始了7年的合作。杨绵绵和公司同事一到德国就忘记了时差,先对图纸。当时,德国人称他们为“有理想的人”。事实证明,这些有理想的人给了严谨的德国人不小的压力。在外壳的工艺上,杨绵绵内外力排众议,不采用喷漆,坚持要用先进并体现品质的喷粉技术。作为技术供应商,利勃海尔自身还没有这方面的经验,随后不得不自己先搭建设备并学习完成后,再传授给海尔。当时国内有些对手去世界各地采购最先进的零部件,海尔就是拉着德国人教会他们所有的生产能力的。

    开始生产后,海尔又要求利勃海尔在德国销售2万台中国制造的冰箱,通过德国用户的苛刻要求来确保供应商毫无保留地传授技术。这些名为“Blue Line”的冰箱现在已经成为历史,不过德国用户对于它们的高度评价被德国一本专业杂志通过测评记录了下来。让人惊讶的是,测试显示学生的这些作品在各项指标上超过了老师利勃海尔的水平。

    成功背后的细节不止于此。当时,为了超越应用广泛的日本技术,杨绵绵亲自去学习四星冰箱与三星冰箱的区别。回来之后,她比较了不同星级冰箱中肉的结晶,并拍下照片。在第二军医大学的实验室,她发现并了解到四星级冰箱速冻可以产生很小的晶格,因此化冻时不会像三星冰箱的晶格那样刺破细胞膜流出细胞液,从而保留了鲜味。“所谓‘保鲜’,这就是背后真正的道理。”杨绵绵至今描述时还带着兴奋。“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买来牛肉,搅成牛肉馅,包个温度计,放到冰箱冷冻。我们所接受的知识都有验证。这样才有底气。”随后,海尔先于夏普等日本厂商推出了亚洲第一台四星级冰箱。

  • 热读文章
  • 热门视频
活动
扫码打开财富Plus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