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盛列出卖空黑名单
这个华尔街巨头建议客户卖空像华盛顿互助银行之类陷入困境的金融机构。这算不算玩火之举?
作者:Roddy Boyd
最近,高盛(Goldman Sachs)一位分析师预计一家公司的股价会下跌,建议客户卖空该公司的股票。这种现象在华尔街上很少见。这家公司就是总部位于西雅图正深陷泥潭的华盛顿互助银行(Washington Mutual),而它恰好是高盛的客户。
上周五高盛的卖空建议成了市场头号新闻,一定程度上是因为不久前高盛还为华盛顿互助银行安排了高达70亿美元的注资交易,并从中挣了几百万美元的代理费。五年前,时任纽约州检察总长的艾略特•斯皮策(Eliot Spitzer)指控高盛和其它几家大投行篡改调查报告以迎合投行业务客户,高盛和这几家投行掏了14亿美元才了结了这宗官司。这次和解所带来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一些最为明目张胆的利益冲突事件有所收敛,但直截了当地建议客户卖出股票还是很少见。
高盛并未因为与华盛顿互助银行有业务联系而调整其研究结果。这固然值得肯定,但高盛的卖空建议还是证明了华尔街的调查业务不管是影响力还是收入都在走下坡路。
安迪•凯斯勒(Andy Kessler)当过投资组合经理,曾是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一位受人尊重的调查分析师。他指出,调查业务“影响力日益下降,分析师拿薪酬也越来越艰难了,所以大家的调查建议才会愈发‘语出惊人’。”
建议客户抛售某只个股确实不多见。比如,汤姆森金融公司(Thomson Financial)指出,目前对美国5,500只公开交易股票的调查意见里,仅有5.7%被建议“抛售”或类似的意见。而建议客户卖空某只个股则更为罕见,汤姆森金融公司甚至没有统计过这种情形,顶级投行业也不会在调查意见中将其列为一类评级。我记忆中最近只有两次卖空建议,另一次是高盛于2月25日建议卖空按揭抵押贷款机构房利美(Fannie Mae)和房地美(Freddie Mac)的股票。
华尔街的交易商们已经能够很清楚地区分典型的抛售建议和卖空建议。据他们讲,倘若评级是“卖出”或“回避”,就意味着该公司的股票估值过高,或是公司将长期面临严峻问题。而建议客户卖空某只个股的话,用一位对冲基金交易商的话来说,就等于是“向全世界喊:‘这股有问题,快撤!’”
美国独立研究公司CreditSights的戴维•亨德勒(David Hendler)承认:“这事确实挺怪。”对冲基金管理人惠特尼•提尔逊(Whitney Tilson)则更直白,他觉得做出抛售建议是“分析师在自毁职业前途。可以将该股评为‘持有’,然后再悄悄跟自己最铁的客户说这只股票其实毫无价值还会引火上身。这样会简单得多。”
摩根士丹利前分析师凯斯勒指出,同华尔街其它公司比,高盛更有底气采取这种强势的立场。他指出,高盛按揭金融行业分析师詹姆斯•福瑟林格汉姆(James Fotheringham) 对华盛顿互助银行做出的卖空建议“其实也说明了一个事实。他的客户是对冲基金而不是共同基金。”因为对冲基金总是做多某项资产,同时相应做空另一项。上周福瑟林格汉姆就建议客户买入华盛顿互助银行的债券,而卖空其股票。
对于一些散户较多的投行,如瑞士银行(UBS)、美林(Merrill Lynch)和花旗(Citi),这种卖空建议没什么意义。这些银行肯定不会贸然建议其散户投资者采取卖空策略,因为一来卖空的风险高,二来需要以现金支付前期费用。投资者倘若听从“买进”评级买入某只个股,最多损失买入的价格,但卖空这步棋一旦走错,损失是没有上限的,因为股价上涨不会封顶。
券商也需谨防卖空建议可能引发的官司。近年来,几家上市企业,如药品经销商拜维尔公司(Biovail)和从事保险业务的加拿大枫信金融控股有限公司(Fairfax Financial)就曾起诉建议抛售其股票的分析师,指控他们参与了一系列阴谋,为空头牟利。
此外,尽管斯皮策打击华尔街利益冲突的行动搞了好几年,但券商还是不愿意对企业客户做出不利评级,担心出现一损俱损的局面。
高盛发言人拒绝就此事发表评论。但高盛上周发布的对华盛顿互助银行的报告也能解释为何它会做出卖空建议。报告指出,今后几个月,该银行新增的贷款损失可能达到170亿到230亿美元。但是高盛也建议客户买进该银行的债券,还曾帮助该银行向以TPG为首的投资者赢得新的资金,这对于深感受伤的华盛顿互助银行领导层而言,多少也算是一点慰藉。
去年,高盛大量发行次级按揭债券,又靠卖空这些债券入账了几十亿美元。高盛最近的几次卖空建议似乎也算准了时机。对华盛顿互助银行、房利美和房地美做出的卖空建议都为投资者带来了利润,因为这三家公司的股价后来都跌了。
尽管如此,一位对冲基金投资管理人匿名评论道,建议客户卖空某只个股就像是“玩火”。且随高盛去吧,能玩火又不被烧,至少现在还烧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