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银是如何失败的
股东报告详述了瑞银如何拿自己的名声在高风险的抵押贷款证券上作赌注,并蒙受损失的。
作者:Roderick Boyd
瑞银(UBS)主席马赛尔•罗勒(Marcel Rohner)证实了华尔街最不是秘密的秘密:在次贷交易中蒙受380亿美元的巨额损失迫使瑞银最终放弃了它打造全球投资银行的多年梦想。
罗勒在巴塞尔召开的瑞银股东年会上发言,他以一种温和的方式勉强承认那些巨额损失意味着瑞银“不能够再将目标设定在投资银行业。”
他并没有采取行动,但最近的报道称瑞银计划裁员2500人,很难想象假如该银行真的会缩减包括债务承保与新兴市场衍生品交易在内的所有业务,如此规模的裁员能不能够数。
瑞银前任主席,持有银行1%股份的卢克曼•阿诺德(Luqman Arnold)建议将投资银行从持续盈利的私人银行和财富管理部门中分离出来。无论瑞银是否采用他的这一提议,损失已经造成了。
瑞银不用再去和高盛在全球几百个不同的产品上展开直接竞争。相反地,该银行将保留它在私人资产管理方面强有力的优势,而且兼顾标准承保和贷款业务。简而言之,瑞银正准备回到《格拉斯——斯蒂格尔法》取消之前的境遇中,那时交易和承保业务在其经营结构中比较低调。
这一切如何发生
周一公布的一份长达50页的股东报告详述了瑞银全面退出全球投资银行业务的缘由。
文件清晰的指明了在这场劫难中,所谓的银行内部对冲基金——狄龙•里德资本管理公司(Dillon Read Capital Management,DRCM)起到的核心作用,并对此做了详细分析。
DRCM是前瑞银投资银行CEO约翰•科斯塔(John Costas)在时任瑞银CEO胡皓华(Peter Wuffli)的帮助下于2005年6月建立的,拥有40亿美元资金。
该公司虽然根植于所有投资银行从事的内部自主交易,但其内部充满了矛盾和倾轧。公司通过瑞银大型私人客户网络获得客户的资金并进行管理,利用该银行业务和支持人员,从而每年省去数百万美元。该公司挖走了一批高级人才,包括瑞银投资银行100多名优秀资深雇员,他们以前大都在银行的固定收入部门任职。
最重要的是,DRCM将银行中成本极低的资金投入到一开始就赚钱的交易中。
报告还指出,DRCM从不担心对冲基金必须面临的三个困难:以恰当的比率维持稳定的资本、招聘职员、运营管理。
这就创造了一种真正阻抑激励的体系:既然所有风险归为瑞银和DRCM的客户,而且资本充足又便宜,由此立刻引发的行为就是购买并平仓具有最大利差的债券,利差即融资成本和所付利息成本的差额。
自从2005年6月开始,这些证券通常情况不是次级抵押贷款证券就是CDO。
DRCM的资产负责表上显示该公司购买了数十亿美元的证券,这对于瑞银来说已经糟糕透顶了。而更糟糕的是瑞银还如法炮制,继续进行这样的交易。
换句话说,在瑞银内部,交易部门和内部自主交易部门的该种交易价值数十亿美元,这使得公司内部的损失循环往复地恶化下去。
对于瑞银而言,这简直就是一场交织着不良时机和错误判断的完美风暴,如此真实,而又如此可怕。
报告还指出,在2005年中期建立DRCM的同时,瑞银投资银行开始积极试图在固定收入市场份额上追赶其竞争对手,如雷曼兄弟(Lehman Brothers)和高盛。
例如,瑞银在2005年末和2006年初掷下数十亿美元,希望在CDO市场上争得头把交椅。那时,高盛、雷曼甚至贝尔斯登(Bear Stearns)都从中撤了出来,然而瑞银的银行家们却在开放市场购买了210亿美元的债券,并登记在自己的帐目上。
“风险管理缺位”
更糟糕的是,为了赢得有利可图的CDO的承保费,瑞银无限延长信贷额度,用自身的资本为客户购买和持有主要的CDO资产。
牵扯到CDO的资金有多少?报告这样说:“2006和2007年,购买CDO的资本没有一个概念性的总数。”
就像超大圣代上面的樱桃,这份报告直击让瑞银陷入当下境遇的不佳的风险管理。
在标题为“风险管理缺位”的部分中,报告谈到,一方面2007年第二季度,CDO部门对银行内部市场行情分析置之不理,投入几十亿美元购买更多的以按揭为支持的CDO。同时,该部门管理层还为有限增资而请愿。
另一方面,房屋净值贷款交易部的套期保值不利,原因是套期保值都投入在投资等级资产抵押证券上,而其风险敞口为次级抵押贷款证券,要知道次贷价格的下跌速度远比套期保值的升值速度快得多。
从那时起,瑞银的行为更加夸张,他们将问题资产分成一个独立的产品组合以待销售,辞退了一大批经理,并公开承认自己银行的缺陷。
与此同时,银行股东以及银行宏大的全球计划都已经付出了沉重的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