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技术公司为何终将投入罗氏怀抱
随着年龄的增长,这家生物技术公司面临更多负担,而瑞士制药巨头罗氏看起来是不错的归宿。
作者:John Simons
目前基因技术公司(Genentech)的董事会还在考虑罗氏(Roche)于周一提出的437亿美元的收购提议。罗氏已经持有基因技术公司大部分股权,还有一个至关重要的理由会让这家总部设在旧金山南部的生物技术公司更深地投入瑞士制药巨头罗氏的怀抱,那就是基因技术公司的“生物钟”正提醒它时间不等人。
市场和监管的力量使得生物技术公司和大制药公司走得更近。过去三十年来,生物技术产业的发展一帆风顺。像基因技术公司、安进(Amgen)、吉里德科学(Gilead Sciences)、健赞(Genzyme)这些研制生物药品的公司能够自由地繁荣发展,不用像制药巨头那样承受巨大的监管和竞争压力。这样的相对自由使全球生物技术产业销售额增长了12.5%(去年达到了750亿美元),而大制药公司的药品销售额同期只增长了6.4%。
但是这种理想状态很有可能好景不长了。看起来与大制药公司结盟是明智的选择。艾美仕市场研究公司(IMS Health)医药市场分析师穆瑞•爱特肯(Murray Aitken)指出:“在未来五年左右的时间内,生物技术产业面临的负担将加重。”他认为,患者购买的生物药品越多,医生和保险公司将会越关注这些药品的定价。
与此同时,一些大制药公司纷纷收购了较小规模的生物技术公司或是与之建立联系。它们也将在癌症等疾病领域给生物技术公司带来更多竞争。另外,生物技术公司在监管方面也将面临重大变化。20年前第一批批准的生物技术药品的专利现在都即将到期,患者、医生和保险商都要求有更便宜的药品来替代生物技术药品。美国国会和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也面临压力,需要找到新的监管方式来对生物仿制药进行审批。
2007年6月,国会参议院健康委员会通过了“生物技术制品价格竞争与创新法”。该法案旨在准许生物技术仿制药进入市场。虽然目前该法案还没有获得国会通过,但那是早晚的事。一家生物科技贸易集团的律师桑迪•丹尼斯(Sandi Dennis)说:“生物技术公司需要做出调整,这是肯定的。但是有了新的框架,可预测性也会增强,这也是有用的。”
不再是孩子
就基因技术公司来说,它的状况与同类公司相比还是十分不错的。2007年基因技术公司的销售额增长了19%,达85亿美元。这主要得益于它的三类抗癌旗舰药物:阿瓦斯丁(Avastin)、赫塞汀(Herceptin)和美罗华(Rituxan)。此外,基因技术公司还有大批新药正在研发当中。
即便如此,在决定是否将另外44%的股权卖给罗氏时,基因技术公司可能会考虑罗氏在成熟市场中的销售经验,还有这家瑞士制药公司在监管方面敏锐的洞察力。
基因技术公司的董事会很有可能会决定是时候给自己安个家了,因为生物技术行业无忧无虑的青春时光即将成为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