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鲁斯计划东山再起
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联美公司的电影《刺杀希特勒》。
作者:Richard Siklos
电影《刺杀希特勒》于圣诞节当天上映,假如不是因为其包含密谋、背叛和高额赌注在内的复杂情节,这部电影根本不大值得一提。当然,我们不是在讲电影本身的情节,而是指汤姆•克鲁斯(Tom Cruise)与联美(United Artists)之间的幕后故事,自去年以来,演艺巨星克鲁斯明显控制了联美这家小型电影制片公司。
对克鲁斯无需多做介绍。早在27年前,他就开始担任主角,至今已主演过许多部电影,克鲁斯自己的网站上称,他的“电影在全球已获得超过60亿美元的票房——这一成就,没有演员能望其项背。”说得明白点:克鲁斯=美钞。
米高梅(Metro-Goldwyn-Mayer)的首席执行官哈里•斯隆(Harry Sloan)也是抱着上述想法找到克鲁斯的,当时克鲁斯已离开派拉蒙影业(Paramount Pictures),克鲁斯和他从前的拍档宝拉•瓦格纳(Paula Wagner)在派拉蒙有长期的制片协议。由于人们推测克鲁斯是被最终控制派拉蒙的媒体大亨雷石东(Sumner Redstone)解雇,其离开成了大新闻。克鲁斯的阵营称他自己早已心生退意。不论如何,不安加剧了对克鲁斯的一系列不利传闻,这在某种程度上是因为克鲁斯拥护科学论派,更广为人知的一件事情则是克鲁斯在奥普拉•温弗瑞(Oprah Winfrey)脱口秀中的跳沙发举动。
从各个层面而言,克鲁斯加入联美都很吸引人。首先,联美是一个久负盛名的品牌,其开端可追溯至近90年前,它当时是查理•卓别林(Charlie Chaplin)、玛丽•碧克馥(Mary Pickford)、道格拉斯•范朋克(Douglas Fairbanks Sr.)以及大卫•格里菲斯(D.W. Griffith)之间的联盟。然而,由于米高梅(MGM)最近的反复,联美已沉寂多时,米高梅本身也曾是一个传奇性品牌,但它似乎已成为好莱坞转瞬即逝的流星,米高梅曾屡次被科克•科克莱恩(Kirk Kerkorian)收购和转手,并于2006年被由并购公司和索尼(Sony)组成的财团收购,它们主要是垂涎米高梅规模庞大的电影资料库。自那之后,米高梅屡上头条,但除了与索尼一同发行的两部詹姆士•邦德(James Bond)电影外,其作品可谓乏善可陈。
同样吸引人的是克鲁斯作为电影大亨这个主意。这些年来,他和瓦格纳合作了13部电影,但据熟悉他们表演的人士称,假如刨去《谍中谍》("Mission Impossible")那样克鲁斯本人出演的电影(比如《伊丽莎白镇》(Elizabethtown)、《欲盖弥彰》(Shattered Glass)和《缉毒特警》(Narc)),其影片票房收入只能算平平。此外,克鲁斯和瓦格纳这对搭档平均大约每年有一部作品,而联美已筹资5亿美元,希望能拍大概20部电影。克鲁斯和瓦格纳获得了联美大约1/3的股份——克鲁斯拿得稍多一些——而其他股份由米高梅持有。克鲁斯没有获得头衔,也未从联美拿过工资,不过此理念是:在此结构下,克鲁斯的利益与联美电影制片厂的利益息息相关。克鲁斯有权批准预算不超过6000万美元的电影,对于预算超出此数的电影,则需要获得米高梅的同意。
除了上述初始参数外,联美的计划一直不甚明朗——不过可以说该公司并未按计划进行。联美发行的首部克鲁斯电影《狮入羊口》(Lions for Lambs)由大名鼎鼎的罗伯特•雷德福(Robert Redford)导演,由梅丽尔•斯特里普(Meryl Streep)与克鲁斯联袂主演。但该影片反响平平,被认为是克鲁斯的首部失败之作,这在某种程度上是因为其反战主题。瓦格纳在数月后离开,而在联美,除了《刺杀希特勒》外,尚无影片投产。
与此同时,斥资7500万美元的《刺杀希特勒》在网上饱受非议,各方面都遭到网友批评,其中包括克鲁斯饰演的纳粹角色的眼罩以及克鲁斯明显的美国口音。不过该片由广受尊敬的导演布赖恩•辛格(Bryan Singer)操刀,辛格的作品包括《X战警》(X-Men)和《嫌疑惯犯》(The Usual Suspects)。
尽管如此,围绕《刺杀希特勒》最大的问题不在于该影片是好、是坏还是可怕,而是这部片子到底该不该拍。现在有谁对纳粹悬疑片感兴趣?假如不是联美、克鲁斯和米高梅,放在其他许多电影制片厂,这个问题都会被忽视。据了解联美计划的人士称,该片对该公司而言不算成败在此一举的倾力之作。同时,米高梅排除了一切阻扰,大手笔宣传该影片。与此同时,克鲁斯凭借在喜剧片《热带惊雷》(Tropic Thunder)中饰演的小角色摘得荣誉,一举获得金球奖提名。不论《刺杀希特勒》进展如何,联美和克鲁斯成功复出的可能性,绝对要高于克鲁斯扮演的纳粹同谋者阴谋得逞的几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