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旗的双重人格
这家银行业巨头正在创建一个独立实体,以管理旗下不良资产——以及半个美邦。
作者:Carol Loomis
花旗集团(Citigroup)上周五发布了两条重要通告,一是承认在2008年亏损了187亿美元。而仅3年前——在2005年——该公司还公布盈利246亿美元,现在想来,这简直令人难以置信。在财富美国企业500强中,它仅次于埃克森美孚(Exxon Mobil),后者盈利360亿美元。
当然,在2005年,花旗几乎所有业务表面上看来仍在赚钱,其中就包括受次贷影响的债务抵押债券,该业务最终开始大幅亏损。
花旗的第二则通告是称将把自身“重新调整”为花旗公司(Citicorp)与花旗控股(Citi Holdings)两部分,并分别管理——不过至少在眼下它们不会正式分开。看起来首席执行官潘伟迪(Vikram Pandit)将经营花旗公司,而花旗控股将由其他人接管。
这种新结构不禁令人想起潘伟迪去年春季就他想保留的花旗业务以及不一定需要的业务所说的一番话。潘伟迪表示,他想保留的业务有信用卡、理财、企业银行以及投资银行。
根据今天的通告,上述业务中有三种——信用卡、财富管理和投资银行——显然将属于花旗公司。财富管理的一部分,即私人银行,也属于花旗公司。
但财富管理的核心部分美邦(Smith Barney)——或至少其大约一半——将属于花旗控股。当然,我们说“一半”是因为花旗上周早些时候曾宣布,将与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组建一家合资企业,该企业将合并两家公司的经纪业务。
摩根士丹利将拥有该合资企业51%的股份,并因而获得控制权。而花旗控股现在拥有的,是花旗集团名下49%的合资企业股份。
除此之外,花旗控股还拥有潘伟迪从未表示有兴趣保留的若干个人业务,例如保险公司Primerica。有报道称Primerica将被出售,但它被标价基本已有1年,没有任何进展。另一家损失惨重的公司——美国国际集团(American International Group)正试图卖出许多保险公司,在今天的信用环境下,它们一直停留在美国国际集团的资产负债表上。
花旗控股还将继承3000亿美元的不良资产,美国政府正分担其损失。潘伟迪肯定很兴奋能摆脱对这些业务的管理责任。
将接管的不良资产计算在内,花旗控股将拥有约8500亿美元的资产。剩下的1.1万亿美元的资产将由花旗公司所有。潘伟迪表示,随着公司收缩自营交易等高风险业务,他希望将后一数字压缩至7000亿美元。
根据新的计划,潘伟迪正式减轻了管理负担。但他是花旗董事会的成员,而董事会仍然要操心整个烂摊子——花旗公司和花旗控股。
有个人将摆脱这件烦心事,他就是罗伯特•鲁宾(Robert Rubin),鲁宾已表示将离开花旗。首席董事理查德•帕森斯(Richard Parsons)表示,花旗董事会将有“其他预期的离职”。
潘伟迪也感到压力,不得不说董事会“一直致力于强有力的、独立的公司治理,在我们今天面临的富有挑战性的环境中尤其如此。”回顾下花旗的历史,大多数股东可能将发现此说法不大可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