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亚特的历史课
试图建造汽车帝国的塞尔吉奥•马奇奥尼正沿着著名的足迹前进。然而古语有云:不能从历史中吸取教训的人必将重蹈覆辙。
作者:Alex Taylor III
克莱斯勒(Chrysler)正努力摆脱破产的命运,其守护天使是菲亚特(Fiat)的塞尔吉奥•马奇奥尼(Sergio Marchionne),后者已经准备冒自毁声誉之危险,出任重组后公司的首席执行官。
马奇奥尼将菲亚特的小型车技术与克莱斯勒的皮卡货车和微型厢式车结合,希望借此提升意大利汽车制造商菲亚特的重量级,并使克莱斯勒获得一线生机。
但马奇奥尼的雄心不止于此。现在我们知道他正觊觎通用汽车(General Motors)的欧宝(Opel),希望建立一个铁三角。据报道马奇奥尼表示:“它们是我们绝佳的合作伙伴。”(不过必须指出的是,此报道出自一份由菲亚特所有的意大利报纸。)
恩,我们赞许马奇奥尼的雄心和投机主义。要想购买低价资产,没有比汽车业触底时更好的时机了。(注意,是“低价的”而非“低估的”。衰退初期显得有价值的公司过后通常显得不那么有价值。)
但假如马奇奥尼回顾下历史,他就会发现其它雄心勃勃的首席执行官们也曾走过这条路,但最后发现看来很好的想法一旦付诸实践则吸引力大减。
克莱斯勒前首席执行官李•艾科卡(Lee Iacocca)过去曾幻想与大众汽车(Volkswagen)【或者菲亚特(Fiat)或是雷诺(Renault)】结合。艾科卡与菲亚特董事长吉亚尼•阿涅利(Gianni Agnelli)的关系尤为密切,但他们的想法从未付诸实践。单单使克莱斯勒保持稳定就已经令艾科卡忙得不可开交。
福特(Ford)前首席执行官贾克•纳赛尔(Jac Nasser)在1999至2000年大肆收购。福特家族阻止了他出价购买日产(Nissan),但他成功收购了沃尔沃和路虎(Land Rover)。但在这些收购之后,纳赛尔从未提出任何重要策略,福特已将路虎卖给了印度的塔塔(Tata),现在正试图卖掉沃尔沃。
最近一位野心过大的汽车业高管是戴姆勒-奔驰(Daimler-Benz)的约尔根•施伦普(Jurgen Schrempp)。在与克莱斯勒董事长鲍勃•伊顿(Bob Eaton)进行著名的17分钟会面后,施伦普于1998年收购了克莱斯勒,随后在2000年购买了三菱(Mitsubishi)33.4%的股份,并购入了韩国现代(Hyundai)公司较低比例的股份。
施伦普希望打造一个全球性企业,但他的四轮马车有三个轮坏了,而他也在2006年被迫辞职。
马奇奥尼会不会运气更好一些?希望似乎不大。
首先,汽车公司是复杂、资本密集且生产周期长的企业。要获得必要的规模经济,可能需要花10年时间来使两、三家公司的产品程序实现同步。
其次,欧宝并非真正的蓝筹股。欧洲和美国汽车公司代表了旧秩序,而菲亚特、克莱斯勒和欧宝都不处于最佳作战状态。汽车界的后起之秀来自日本、韩国和中国。此外,尽管预测不尽相同,但要使西方的汽车销量增长到几年前的水平可能需要较长时间。
最后就是不可避免的文化冲突问题。即便大家的动机都很好,但哪怕在最理想的情况下,意大利、德国和美国中西部底特律这样的混合似乎不令人看好。
假如马奇奥尼需要建议,他尽可以致电艾科卡、纳赛尔或是施伦普。而且即便最后失败了,他至少还有伴。
译者:小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