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打开
求职时当心身份被盗用

求职时当心身份被盗用

Anne Fisher 2009年05月21日
在美国,每三秒钟就有一人的身份被盗用。越来越多的骗子正将目光瞄准求职者。如何进行自我保护?

    越来越多的骗子正将目光瞄准求职者;以下有6个途径可以进行自我保护

    作者:Anne Fisher

    假设一下,你最近几个月都在找工作,投了很多简历,过了那么长时间,差不多已经忘记究竟投过哪些公司。突然有一天,一家著名公司的HR给你打电话,说他在招聘网站看到你的简历,印象非常深刻,希望能见一见你。为了安排面试,他问你要家庭住址、出生日期和社保号码等信息。

    虽然听起来有点奇怪,但你很可能会告诉他这些信息。毕竟这个人可能给你提供一份工作,你不想给他留下难以相处的感觉。不过,他或他所说的那家公司再也不会和你联系了,但一两天后,这个人可能以你的名义开了五六张信用卡,每一张卡都刷爆,留下一副烂摊子。你得花上几年时间才能还清所有钱。

    处理身份盗用的专家称现在这样的情况越来越多。“骗子的花样五花八门,他们纯粹是趁火打劫,”美国保安公司Kroll Fraud Solutions的业务主任杰瑞米•米勒(Jeremy Miller)说道,“他们知道现在许多找工作的人都走投无路了,所以正好利用这一点。”

    很有道理吧?好像现在找工作还不够让人头疼一样,同时还须记住一点:在美国,每三秒钟就有一人的身份被盗用。2008年将近1000万美国人的身份被盗用,人数比2007年增长了47%。目前身份盗用已成为美国增长最快的犯罪手段。

    “受害者平均要花200个小时才能追回自己的身份,”身份盗窃保护公司Asurency的CEO 黛安尼•卡特尔(Dianne Cutter)指出。“你要浪费那么多时间,找不了工作,也没办法陪家人。更糟糕的是,你在这段时间会面临巨大的压力和不安,而这样的压力和不安完全是‘飞来横祸’”。

    值得庆幸的是,你可以采取措施保护自己。通过以下六种途径,找工作时可以保护自己的身份安全。

    1. 简历上不写个人信息。“有些个人信息不应该写在简历上,尤其是放在网上的简历。”米勒说道。如出生日期、社保号码和家庭住址。同样,如果申请职位时要求以上任何信息或驾照信息,米勒说:“你可以在简历上写明‘面试时提供这些信息’”。公司老板只有决定雇佣你时才需要知道这些信息,米勒补充说。事实上,询问年龄也是不合法的,因此如果有人坚持要知道你的出生日期,最好自己留个心。

    2. 小心应对招聘网站。“并不是所有的招聘网站都可靠,”米勒指出,“把简历放在网上前,仔细查看隐私条款和用户协议。”如果不敢肯定某招聘网站是否可靠,米勒建议可以在网上查看相关的文件,如世界隐私论坛(World Privacy Forum)的《消费者招聘网站指南》(Consumer’s Guide to Online Job Sites)。

    若网站的隐私条款有法律约束力,声明不会将你的简历或其他信息出售给第三方,这样的网站才是可靠的。世界隐私论坛还建议,将简历放在网上之前,最好确认该网站是否允许你随时“取消”cookie--窃取用户个人信息的软件。这些软件其实是一些小文件,部分招聘网站允许广告商将这样的软件装到你的电脑上,能随时跟踪你的上网信息。长此以往,他们可能会获取大量你不想让他们知道的信息。

    3. 识别虚假招聘广告。“虽然目前对招聘网站的审查很严格,但骗子总能混进去”。米勒说。存在以下情况的招聘广告很有可能是虚假的:工作量少,薪水却很高;承诺用现金支付薪水;未注明公司地址或联系人;要求你开一个新的银行帐户或接收公司支票进行汇款“测试”。

    4. 保留所有找工作的详细信息。这样做能让你更清楚自己找工作的进度,而且一旦发生身份盗用事件,还能为你提供相关的信息。“记录何时何地投过简历,保留你所接触过的公司、招聘人员或经理的联系方式,记录其他信息,如你向招聘人员提供的求职申请等”。

    5. 尽量减少社交网站上的个人信息。消费者研究公司NextAdvisor.com最近对Facebook的用户进行了一次民意调查,结果显示,27%的人在Facebook的资料中会公开自己的全名、出生日期、电话号码和邮箱地址。另外8%的人除了这些信息之外,还会透露自己的家庭住址。

    “这样的信息是非常危险的,很有可能引致各种身份盗用事件。”NextAdvisor的报告指出。另一份NextAdvisor的调查显示,49%的Facebook用户会接受部分或所有陌生人的好友申请。“一般来说,我们建议这些用户在接受好友申请前,须确定自己认识对方或可以通过其他方式确定对方的身份。”NextAdvisor建议。同时,还可以进行隐私设置,只允许自己的朋友查看你的个人信息。

    Linkedln是许多求职者颇为信任的网站,求职者通常从该网站寻求工作指导和推荐。Linkedln在网站上发布了一条官方说明,建议用户提供尽可能少的个人信息,在接受邀请时要谨慎小心,最好只接受来自你认识或信任之人的邀请。你也可以在Linkedln首页的“帐号与设置”中查看自己的隐私设置。设置个人信息浏览权限时,最好不要设成“所有人浏览”,米勒建议只允许熟人查看自己的个人信息。“透露任何个人信息之前要三思而后行,”他说,“很多人现在还没有意识到,你在网上公布的个人信息越多,这些信息就越容易落入坏人之手。”他还补充说,首要规则就是“只要是你不愿意向大街上任何一个陌生人透露的个人信息,就不应该在网上公布。”

    6.积极主动。让我们回到上面讲到的电话面试通知。如果真有人打电话称自己是招聘人员,并问你要详细的个人信息,你该怎么办?不要急着告诉对方所有的信息,你可以礼貌地向对方索取联系电话或邮箱地址,告诉他会很快给他回复。然后打电话给对方所说的公司人力资源部门,问一问该部门是否有这个人,他们安排面试时是否通常需要应聘者提供这些信息。通常这两个问题的答案都是否定的。

  • 热读文章
  • 热门视频
活动
扫码打开财富Plus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