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传说的分析
大家都知道,汉族人有一种称谓是“炎黄子孙”。“炎帝”、“黄帝”,都是战国时期才出现的词汇,原来应该是神话中的人物。《国语·周语下》称鲧、禹、共工、四岳等“皆黄、炎之后也”,是第一次出现“炎黄子孙”概念的说法。《国语·晋语》另有黄帝有二十五子、十二姓的记载。到了西汉司马迁的《史记·五帝本纪》,开始以黄帝为民族共祖,唐尧、虞舜、夏、商、周,以及后来统一称帝的秦,都是黄帝的后裔。
就目前的资料分析,其实很难确定真有炎帝、黄帝其人。钟宗宪先生在《先秦两汉文化的侧面研究》一书中认为:“司马迁在面对汉帝国大一统时代的来临,立足于历来说法的基础上而作出推祖黄帝的叙述,是有其深刻意义的:一面是史家对于时间与世系的本能反应,另一方面也为了破除诸侯分割、民族对立的现象,宣示了汉民族的正式形成。汉民族本来就是一个模糊的概念,甚至不是一个以血缘关系来建立的民族观,这是中国历史上一贯的以文化来做夷夏之防的依据。于是,司马迁以黄帝为共祖之说,就化神话为历史,成为我们共同的文化记忆。”钟氏指出,黄帝介于神话人物与历史人物之间,其形象的形成经历了一个历史的过程,内容主要有两项:(1)有德承命、讨伐失德、削平乱世的建国始祖;(2)文化开创之祖。
《国语·晋语》载:“昔少典娶于有鹌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中国古代文献一般把炎黄二帝说成“兄弟”,表明他们是同一祖先的后裔,后来分别成为姜、姬两部落首领。汉贾谊《新书·制不定》云:“炎帝者,黄帝同父母弟也,各有天下之半。黄帝行道而炎帝不听,故战涿鹿之野,血流漂杵。”徐旭生先生说:“少典生黄帝、炎帝,是说后面这两个氏族由少典氏族分出,不是说这两位帝是少典个人的儿子。”
黄帝最初正是以战争对抗姜姓炎帝的姬姓始祖角色出现的。《吕氏春秋·孟秋纪·荡兵》:“兵所由来者久矣,黄炎故用水火矣。”这样的文化记忆到了司马迁的《史记·五帝本纪》,就成了所谓的“炎黄之战”:
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曰轩辕。……轩辕之时,神农氏世衰,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农氏莫能征,于是轩辕乃习用干戈,以征不享。诸侯咸来宾从,而蚩尤最为暴,莫能伐。炎帝欲侵陵诸侯,诸侯咸归轩辕,轩辕乃修德振兵,治五气,艺五种,抚万民,度四方,教熊罴貔貅痧虎,以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三战然后得其志。蚩尤作乱,不用帝命,于是黄帝乃征师诸侯,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遂禽杀蚩尤,而诸侯成尊轩辕为天子,代神农氏,是为黄帝。天下有不顺者,黄帝从而征之,平者去之。
这段记载不仅说了黄、炎,还说到神农氏与蚩尤。神农氏和炎帝是否即一人,史无确解。无论如何,姬轩辕部、神农氏部、蚩尤部落是黄河流域三个最强大的部落。姬轩辕部定居在今河北涿鹿一带的山弯里,过着游牧生活;神农氏部在今陕西省渭河流域至黄河中游一带活动;蚩尤部落大致在今山东南部、河南东部、南部和安徽中部,东达海边。他们的活动,构成了华夏的起源。
神农氏部最先步入农耕文明,各部为了争取优质的生存环境,进犯神农氏部,神农氏部与轩辕氏部联合,击败众进犯者。二部在阪泉(今河南扶沟)郊野展开会战,轩辕部征服神农部落。此后,两部结盟,形成华夏集团,在轩辕的领导下将实力东张。而九夷部落(东夷集团的一支)在蚩尤的领导下,以今山东为根据地向西发展,“华夏”与“东夷”之战不可避免。
“(蚩尤)乃驱罔两,兴云雾,祈风雨,以肄志于诸侯。”“蚩尤作兵伐黄帝,黄帝乃命应龙攻之冀州之野,应龙蓄水,蚩尤请风伯雨师,纵大风雨。黄帝乃下天女曰魃,雨止,遂杀蚩尤。”最后,蚩尤败,黄帝杀之,“身体异处,故别葬之”。轩辕、神农、蚩尤三部战争的结果是,强化了农耕民族与狩猎民族的接触,推动了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融合。
值得注意的是,“涿鹿之战”充满巫术色彩。在原始战争中,巫术实际上是一种领导管理规范。原始的宗教信仰非常信奉“天意”,认为谁的通天能力更强,谁就会赢得上天更大的支持。轩辕氏令部落的巫师伶伦造律,根据凤凰之鸣以别十二音阶,制礼仪性乐舞《云门大卷》,规范了轩辕部的巫术活动。“神”的准绳命令走向人的内在欲求和自觉意识,由服从神变为服从人。轩辕改造巫术而生礼,自己也建立了对部落及军队的直接领导权,直到取得胜利。
涿鹿大战后,姬轩辕声名大震,被后人尊敬为“黄帝”,开始了部落联盟的“共主”时代。轩辕黄帝地位之所以崇高,是因为他是文化集大成者,在中国历史上扮演了文化始祖的关键角色。《国语·晋语》说:“黄帝能成命百物,以明民共财。”“创制”是文化英雄最重要的表征,古代帝王的神话传说中,所谓的“三皇五帝”几乎都有创制这方面的成就,如伏羲画八卦、神农教民农作等,而其中以黄帝的创制神话传说最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