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加载中,请稍候。。。

热读文章

加载中,请稍候。。。

当期杂志
订阅
杂志纸刊
网站
移动订阅
--
--
--
理财大师高风险时期的投资攻略
 作者: Allan Sloan    时间: 2011年09月02日    来源: 财富中文网
 位置:         
字体 [   ]        
打印        
发表评论        

华尔街数一数二的理财大师乔·罗森博格交给我们一套完全不同的投资思维方式。
转贴到: 微信 新浪微博 关注腾讯微博 人人网 豆瓣

    在我们退休人员或者既不富有又非职业投资人、没几年就要退休的人看来,投资业似乎变得一天比一天诡异,也一天比一天危险。在这个短期存款几乎无利可图的时候——国库券收益低得荒唐,黄金、大宗商品、外汇和股票市场全在大起大落,世界金融体系相当不可靠,通货膨胀可能卷土重来,美元的地位正在受到冲击——我们应当如何理财呢?

    一想起这些投资品,就让我感到伤心。于是,我向华尔街数一数二的理财大师、洛斯财团(Loews)首席投资战略师、我多年的老友乔·罗森博格(Joe Rosenberg)讨教。罗森博格教给了我一套完全不同的投资思维方法。别去掺和大宗商品和外汇交易,他说,这些“都不是个人投资者该玩的游戏”。他建议我买一些大市值的美国跨国公司股票。具体而言,就是符合他提出的财政状况良好、利润呈增长态势、相对于利润和自由现金流而言股价不高等标准的公司。(供不了解“理财101招”的人参考:所谓自由现金流,就是利润加非现金资产减去资本支出。)

    我把罗森博格的选股标准发布到网站上(见fortune.com/rosenberg),但没有公布他列出的股票名单;这是一篇有关“如何思考”而不是选股秘籍的文章,不过我在本专栏文章的最后还是选了两只股票作为例证。这份名单上没有银行,因为局外人说不清银行的贷款组合里暗藏着何种杀机。(在我们继续聊下去之前,我得事先声明一下,对于我引用他所推荐的股票,罗森博格无论从个人还是职业角度均无任何利害关系,因为他并不为他职务范围之外的公众理财。我们要琢磨的是思路。)

    罗森博格的一些标准——例如自由现金流收益,即企业的自由现金流除以企业价值(后者为该企业股票市值加净负债)——让非职业投资人计算起来既复杂又困难。不过,其基本原理却很简单——好主意一般都很简单——那就是:利润平稳增长能起到一定的防通胀作用;用本国货币到外国做生意可以减少美元的影响;最后一条是,持有大市值、有成长性、资本化状况良好、能产生剩余现金、卖价合理的公司的股票,这能使你今后有可能真正赚到钱。大盘股相对于中小盘股而言不受青睐,后者总体上一直在历史最高位附近交易。这种情况总有一天会改变。

    买进这些筛选出来股票,不是回答投资问题的屡试不爽的答案——没有这样的答案。不过,它对我们这些外行投资人来说确实是一种有用的思维方法。

    罗森博格用自由现金流收益来对比债券和股票。比如,有一种5年国库券目前的收益率仅为区区1.8%,而在他开列这份名单时,微软(Microsoft)、思科(Cisco)、IBM和柯尔百货(Kohl's)等公司的自由现金流收益率分别为13.4%、12.9%、6.6%和6%。“这不是说,你明天就去卖掉手里所有的债券,吃进股票。”罗森博格说。因为市场转向可能需要好几年的时间,而且他列出的股票当中有一些表现并不好。把微软和思科列入名单的理由之一是,人们对其经营战略产生的疑问打压了它们的股价。不过,很难相信和这4家情况相似的股票今后5年的年收益率还到不了1.8%。

    许多投资者设想美元肯定还会继续下滑。罗森博格却不这么确定。“美元一直在走低,但这不意味着它还会继续走低。”他说。他把美元下跌的主要原因归咎于美联储通过美元贬值来推动出口和减少进口的尝试。“德国的货币很坚挺,它的制造业的业绩也同样非常出色。”他说。“假如疲软的货币能使你更具有竞争力,津巴布韦岂不成了制造业的龙头啦?”

    当然,罗森博格不会永远正确,但他对市场确实了如指掌。他只要提出建议,我就会照办。诸位也应如此。

    译者:王恩冕




相关稿件



更多




最佳评论

@关子临: 自信也许会压倒聪明,演技的好坏也许会压倒脑力的强弱,好领导就是循循善诱的人,不独裁,而有见地,能让人心悦诚服。    参加讨论>>
@DuoDuopa:彼得原理,是美国学者劳伦斯彼得在对组织中人员晋升的相关现象研究后得出的一个结论:在各种组织中,由于习惯于对在某个等级上称职的人员进行晋升提拔,因而雇员总是趋向于晋升到其不称职的地位。    参加讨论>>
@Bruce的森林:正念,应该可以解释为专注当下的事情,而不去想过去这件事是怎么做的,这件事将来会怎样。一方面,这种理念可以帮助员工排除杂念,把注意力集中在工作本身,减少压力,提高创造力。另一方面,这不失为提高员工工作效率的好方法。可能后者是各大BOSS们更看重的吧。    参加讨论>>


Copyright © 2012财富出版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财富》(中文版)及网站内容的版权属于时代公司(Time Inc.),并经过时代公司许可由香港中询有限公司出版和发布。
深入财富中文网

杂志

·   当期杂志
·   申请杂志赠阅
·   特约专刊
·   广告商

活动

·   科技头脑风暴
·   2013财富全球论坛
·   财富CEO峰会

关于我们

·   公司介绍
·   订阅查询
·   版权声明
·   隐私政策
·   广告业务
·   合作伙伴
行业

·   能源
·   医药
·   航空和运输
·   传媒与文化
·   工业与采矿
·   房地产
·   汽车
·   消费品
·   金融
·   科技
频道

·   管理
·   技术
·   商业
·   理财
·   职场
·   生活
·   视频
·   博客

工具

·     微博
·     社区
·     RSS订阅
内容精华

·   500强
·   专栏
·   封面报道
·   创业
·   特写
·   前沿
·   CEO访谈
博客

·   四不像
·   刘聪
·   东8时区
·   章劢闻
·   公司治理观察
·   东山豹尉
·   山海看客
·   明心堂主
榜单

·   世界500强排行榜
·   中国500强排行榜
·   美国500强
·   最受赞赏的中国公司
·   中国5大适宜退休的城市
·   年度中国商人
·   50位商界女强人
·   100家增长最快的公司
·   40位40岁以下的商业精英
·   100家最适宜工作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