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牛的生意经
位置:
2012年伊始,“蒙牛问题奶”成为开年头件大事,再一次敲响了乳制品行业的警钟。然而,在食品问题屡见不鲜的当下,此事无非另一桩悲剧罢了。相比之下,蒙牛的姿态反而更值得推敲。 事发之后,蒙牛给出的官方解释是:奶牛食用霉变饲料导致原奶变质,因质检疏忽进入生产环节。将问题归结为两点:一饲料因天气变潮,二流程监控疏忽。看似煞有介事,其实却是避重就轻。 所谓“民以食为天”,食品制造业关系万千重,来不得半点马虎,任何微小的疏忽均可能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其中原料与流程至关重要。尽管蒙牛一再标榜其优质奶源与严格流程,如今在这两个关键环节出错,凸显出生产管理的紊乱。令人担心的是,蒙牛非但未能从源头杜绝问题,生产流程也经不起考验,不知“每天一杯奶,强壮中国人”的底气来自何处? 事已至此,当务之急乃是找到根源所在,避免再次发生。但蒙牛做出解释后,对至关系重大的问题奶来源始终不予正面回应,而是一面与奶厂互相推诿,一面从这家奶厂继续采购原奶。 按照蒙牛的逻辑,原因已经讲清,无必要继续纠缠下去,应着眼于未来,而非盯着过去不放。转移视线是危机公关的常用手段,如果不能封杀消息,制造新的话题淡化舆论不失为一招后棋。充满黑色幽默的是,关于此事的报道一度销声匿迹,而在事发当口,蒙牛竟被评为年度“最具社会责任企业”。得奖理由是:“过去一年在社会公益事业上的不懈努力与坚持”。 丑闻与捷报齐飞,骂名与嘉奖共传,平添讽刺意味。然而,对于蒙牛,如此“奇葩”却绝非偶然。 翻开蒙牛的历史,不难发现:这并不是一家注重生产积累的企业。它对速度和规模充满热忱,对名声与市场的追逐甚至胜于产品和客户。蒙牛创始人牛根生是“借船出海”的一面好手。1999年蒙牛成立时“没有奶源,没有厂房,没有市场”,牛根生便将轻资产运营模式移植过来,只管在市场上打出“蒙牛”招牌,卖得却是别家牛奶,简直就是乳业美特斯邦威。 在早期阶段,这种发展模式的确令蒙牛受益一时。大批半死不活的牛奶厂被盘活,难以数计的奶农找到出路,蒙牛没花一分钱建奶站、工厂,迅速在市场上站稳脚跟,成为伊利最大的竞争对手。以此来看,深谙资源配置之道的牛根生算得上一名成功的商人。用商业手段运作企业驾轻就熟,迅速摆脱对手围追堵截,奠定市场地位。蒙牛显然从中尝到甜头,有实力自建工厂后仍保留借力打力模式,不惜重金在媒体上狂轰滥炸,营销花样层出不穷,生产制造却未得到同等重视。品牌与品质的天平一旦失衡,免不了发出“盛名之下其实难符”的喟叹。 蒙牛是作为竞争者出现的,一清二白的家底注定了它不可能从容成长,现实逼着它剑走偏锋。于是,我们看到它在品牌塑造方面出手慷慨,以便抢占市场,博得投资人认可,甚至与国际投行对赌。在资本压力下,“一头牛,跑出了火箭的速度”,蒙牛成了行业老大,一个羸弱的老大。 自始至终,蒙牛并未遵循制造企业的常规路径,从默默无闻到尽人皆知,不过花了十年时间。时间固然不是考量一个企业的唯一标准,却能多少反映这家企业的家底。况且,食品制造企业不同其他,口碑需要漫长的积累和沉淀,而一桩丑闻,足以毁掉所有的名声。对于蒙牛来说,是时候调整策略,注重生产了。跑得太快,难免有所疏漏,与其回头弥补,不如从一而终。 很长时间以来,人们一直在反思,中国为什么没有世界级的企业?如今看来,这其实仍是一个相当遥远的话题。要“走出去”,应先“立起来”。可惜,“走出去”的美梦让这许多企业变得飘忽所以,在暂时的辉煌中迷失自我,根基浅薄、步伐踉跄,尚未立起便摇摇欲坠。 企业也是有性格的。人无十全十美,企业亦复如此。作为一种群体组织,性格因素被成倍放大,决定了企业的行为方式和处事法则。每当变化来临,企业所作所为便是发自本能的真实写照。然而,企业究竟不只是人的单纯组合,它应当具有不断纠偏的修正能力,持续改进的更新能力,以超越自身的局限。沉浸以往做派不思进取,等待它们的,将是市场的无情唾弃。 注:本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财富》(中文版)及财富中文网立场。
|
500强情报中心
|
深入财富中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