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空和对冲基金,欢迎来到中国!
今年夏天,美国的对冲基金行业充斥着各种坏消息,不少大名鼎鼎的基金都关门大吉了,其中就包括了斯坦•德鲁米肯勒的Duquesne Capital Management公司,这给对冲基金业的前景又增添了一抹悲观的色彩。不过,在美国的一片骚乱之中,本月初,大洋彼岸的中国却宣布将推出第一支本土的对冲基金。
媒体的大肆宣传可能过度地吹捧了这支基金的终极意义——中国已经有了很多类似对冲基金的金融机构,而且也有数不清的结构问题限制了中国对冲基金业的增长潜力。尽管如此,中国第一支本土对冲基金的推出仍然是一个重要事件,因为它标志着中国放松了对另类投资领域的监管。当前有许多分析人士的眼睛只盯着华尔街,他们认为对冲基金将不可避免地走向末路,中国此次推出自己的对冲基金,也是对这种论调的一个回击。
中国的市场无疑已经成熟了。DE Shaw公司的前副总裁刘震说,“要是你去一个岛上,没人穿鞋,那里自然也不会有鞋匠。”而他刚被任命为这支新对冲基金的负责人,该基金将作为中国一家较大的资产管理机构——易方达基金管理有限公司(E Fund)旗下的一个托管账户运行。刘震说:“中国投资者虽然听说过对冲基金,但谁都没见过。”
尽管中国的经济增长十分迅速,但一直以来,中国的股市都是很单一的。本地投资者虽然可以购买股票,但没有人能够通过下注股价下跌来获利。卖空策略一般在对冲基金的策略中扮演着一个主要角色,这也是对冲基金使用的典型的套期保值手段,而中国的监管严重地阻碍了市场的发展。不过就在几个月前,卖空、保证金交易、股票指数期货等金融衍生工具被引入中国市场,它们很可能将为中国的投资活动开辟一片新天地。
虽然最近有很多人预言对冲基金的时代即将走到尽头,不过《富可敌神》(More Money Than God,,一本关于对冲基金行业的新书)作者塞巴斯蒂安•马拉比却预言道:“由于新兴市场上的对冲基金领域出现增长,基金资产在下一个十年里将会增至现在的三倍。而中国此次推出的对冲基金就是其中的一部分。”
不过这种变革是缓慢的。香港麦格理集团(Macquarie Group)的中国策略师迈克尔•科尔茨表示:“这只是长达十至二十年的金融现代化过程的第一步。”
对冲基金面临的强大壁垒
就目前而言,这种变革的缓慢程度对易方达和其它先行者相当不利。从战略上看来,由于中国大陆没有正式的股票借贷计划,因此可以卖空的股票是有限的,因而中国国内市场仍然处于受局限的状态。
此外,对冲基金可以买入的非现金投资数额也是有限制的。由于中国股市相对封闭——只有不到1%的中国股市市值对外国投资者开放——因此对流动性的需求和实际的流动性之间存在着失衡。除此之外,还有一点与美国对冲基金不同的是,中国的对冲基金无法向大宗经纪人寻求帮助,以获得组合资产,因而进一步限制了投资选择。此外还有腐败和透明度的问题。有些亚洲的股市研究公司拒绝将中国涵盖在内,就是因为中国股市总是充斥着大量不良信息。
从集资的角度来看,虽然近年关于中国新兴富人阶层的报道屡屡见诸报端,可是中国对冲基金在筹资能力上还是存在着重大的局限性。香港太平阳投资管理有限公司(Pacific Sun Investment Management)执行董事安迪•曼特尔指出:“对于普通散户来说,对冲基金是难以理解的。人们现在对房地产和私募股权投资更感兴趣。”新加坡Eurekahedge研究公司首席执行官亚历山大•默恩斯也表示,由于市场的不稳定性,目前并没有太多的新投资者进入对冲基金市场。
先发优势?
刘震的策略是以模拟卖空市场风险的方法,来交易中国未来的股市指数,以此来应对有限的市场。刘震表示,正是由于市场不确定性的存在,才使得在这种环境之下,对冲基金对投资者十分具有吸引力。不过流动性仍将是个长期问题,在监管进一步放松之前,流动性问题并不会有太大的改善。
刘震一向对前景感到乐观,他认为这个挑战一定会成功。他说:“如果买卖好做的话,就不会有什么钱赚了。当年我在纽约的时候,人人都在追求几十亿美元的资本。如果有人第一个进入这个市场,那么所有的机会都是他的。”
对于刘震来说也有些利好因素。比如中国的监管者们似乎有这样一种看法:通过消除低效行为、将被歪曲的价格重新拉回正轨,对冲基金能够使市场更加有效地运行。有趣的是,中国的官方媒体也开始越来越多地认同这一观点。
此外,中国最近放松了对人民币的汇率管制,这意味着投资者将更有兴趣将港元库存换成人民币,因为港元是与美元挂钩的,而众多分析人士都认为人民币会渐渐对美元升值。另外,中国也是今年世界上最大的首次公开募股(IPO)市场。最重要的是,中国还有巨额的资金没有进入投资领域。虽然由于2008年的损失,投资者们已经变得谨慎起来了,不过他们仍然在寻找新的机会。
这也给中国对冲基金的先行者们增加了不少压力。默尔森表示,如果有对冲基金挺不住压力而失败了,那可能将吓坏潜在投资者,让他们在未来好几年里都不敢涉足对冲基金。当然,事情也可能朝着另一个方向发展。新加坡管理大学(Singapore Management University)的对冲基金专家张在荣说道:“中国是一个很重身份地位的国家。如果人们看见有许多富人开始投资于对冲基金,那么马上其他所有人也都会往对冲基金里砸钱。”
译者:王雪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