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有关投资的“老生常谈”
过去这23年,有几个话题我会经常提及。究其缘由,是因为在投资领域,有些主题反复出现的频率很高。而人们往往没有吸取经验教训,因循旧习,从而重蹈覆辙。比如风险和风险控制的重要性;行为模式和错误会重复出现;信贷市场的波动性;揣摩投资者心理的重要性等等。这些主题大多乃至全部都涉及到市场中反复出现的行为。每当我看到历史重演,就想对此点评一二。
先说一点,这些年来我逐渐认识到,投资者风险取向的波动是影响市场主要变动的最大因素。我认为这一点是恒久不变的。
投资风险来源于哪里?在很大程度上(或在极大程度上),投资风险其实与相关公司、机构或证券并无关系,而是由投资者的行为引起的。早在投资的黑暗时代,人们就认定投资于优质资产更为安全,而投资于劣质资产具有较大风险。投资者普遍认为债券比股票更为安全;龙头企业的股票比落后企业的股票更为安全;英国政府债券或投资级别债券更为安全,而投机级别的债券则具有较高风险。投资者通常会盲目相信这些说法。但事实证明,这些命题往往是不成立的。
早在20世纪60年代末,我加入第一花旗银行(First National City Bank)时,这家银行的核心投资理念是“漂亮50 (Nifty Fifty)”,也就是专门投资于全美增长最快的50强企业。这些企业大部分都成了出色的公司……但对这些公司的投资却并非出色的投资。在20世纪70年代初,这些公司的市盈率从80或90一路跌到8或9,投资于这些顶尖公司的投资者亏损幅度达到约90%。
之后在1978年,我被委任成立一只投资于高收益债券的基金。那些债券当时被大家称为“垃圾债券”,但较高的利率还是吸引了一些投资者。如果你在1979年底将1美元投资于高收益债券指数,现在就会升到23美元以上了,而且这些年来从未出现亏损。
让我们对此进行反思。即使是投资于全美最顶尖的公司也可能遭受惨重的损失,即使是投资于全美最垃圾的公司也可能获得丰厚的回报。我们可以从中清楚地认识到:决定投资风险的并非资产质量。
“漂亮50”在1969年之所以是危险投资,而高收益债券在1978年之所以是安全投资,均由定价所致。过高的价格会让投资变得危险,而过低的价格则让投资变得安全。当然,价格并不是决定安全与否的唯一因素。资产质量的恶化和未能带来预期利润都可能招致亏损。但在其他因素都均等的条件下,资产价格是决定其投资风险高低的首要因素。
归根结底,道理十分简单。无论资产质量有多高,当价格上升到一定水平,都可能超出合理范围,从而变成危险的投资;无论资产质量有多低,价格下跌到一定水平,都很可能属于定价过低,从而成为安全(甚至可能利润丰厚)的投资。
从2011年年中到2012年年中的大约一年里,我都在思考和讨论一个问题,由于投资环境受到很多问题和不明朗因素的影响,我所看到的最大利好因素就是投资者几乎没有任何乐观情绪。我认为这是一大利好消息。要想趁低吸纳估值偏低的资产,市场预期的低迷几乎是最有利的因素。
目前的情况毫无疑问,投资者清楚意识到,美国乏善可陈的经济复苏、财政失衡和政治功能失调均存在众多不明朗因素;欧洲面临的问题有过之而无不及;日本经济陷入零增长;中国经济增长放缓;新兴市场因而出现问题;地缘政治局势紧张。如果全球危机主要是投资者无视风险所造成的结果(我确信正是这样),那么,目前投资者并未无视风险,确实可喜可贺。
投资者态度冷静理应是值得安慰的事,因为在正常情况下,投资者会使资产价格奔溃,跌至有吸引力的水平。但问题是,虽然目前很少人看好大市,但却有很多人大肆买入。虽然他们的观点倾向于规避风险,但他们的行为却是在追逐风险,如此一来,对市场造成的影响也是同样危险的。近几个月以来,我越来越清楚地察觉到投资者言行不一的情况,我觉得这是当今投资者必须面对的最重要问题。
最伟大的投资格言曰:“智者始愚者终。”聪明人在2008年年底和2009年年初大举投资。我相信现在只有傻瓜才会这样做。目前,在艰难物色收益来源的过程中,投资者切记不可采取进取型投资,而是要注重风险控制,采取审慎态度和自律原则,对投资精挑细选。
本文作者霍华德•马克斯为橡树资本董事长及联合创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