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打开
老龄社会的幸福起点:满足年长人群的居住需求

老龄社会的幸福起点:满足年长人群的居住需求

苏德中,Leo Campbell 2014-03-24
人口老龄化是当今世界最显著的发展趋势之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已经无可避免。一个老龄社会是否幸福的基本评判标准之一,即是年长人群的特殊居住需求是否能够得到满足。

    2014年3月20日是第二个国际幸福日。而就在几天前,全国人大代表、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科学技术研究所所长马旭在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期间提出:“二十年后,我们30%都是老人,这个社会是个什么样的呢?”以中国现有的老龄化速度预计,到2020年,老年人口将达到2.48亿,老龄化水平将达到17.17%,其中,8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3067万人,占老年人口的12.37%。全国老龄办副主任陈传书所作的横向比较可能更具冲击力:“到本世纪中叶,中国老年人口规模将达顶峰,占总人口的三分之一,数量超过发达国家老年人口的总和。”

    在这样一个高度老龄化的社会中,“幸福”很大程度上与年长人群的幸福度相关。尽管随着生活条件和医疗水平的改善,如今的年长人群在整体上已经比过去的同龄人健康很多,但年龄增长所带来的诸如感官、认知能力、行动能力、灵敏性的退化都是避无可避的。为建设宜居社区和宜居城市,我们要关注每位居民的健康、幸福水平和生活质量,打造完善的城市、社区设计框架,从而为年长人群提供更舒适、便利的生活环境 (参见: 中国城镇化 向幸福出发)

    许多上了年纪的人总倾向于留在自己一直生活的地方,以保持自己的社会和家庭关系。然而,目前流行的房屋设计多数都是追随年轻人的口味,往往会对在感官、行动或认知能力等方面有所欠缺的人造成居住障碍。由此,为年长人群提供更好的房屋选择的新理念在近几十年问世并逐渐深入人心。它主张“尽可能在一个地方住一辈子”的创新概念,涉及居住方式(包括代际住房、合住房等)和住宅功能的广泛性。其核心要素就是通用化设计,为“提升不同人群的居住便利度、安全性和健康程度”提供了基础。

    西方国家的年长人群生活方式主要有三种,一是“高龄住宅”(即退休住房或退休村),多为72至76岁夫妻同时入住,独立生活在自己的住宅内,其住房属于集体住宅或在“退休村”的范围内。二是更为制度化的“社区护理”(即养老院、老年宿舍等),类似于私人医院的模式,针对85岁左右或是患有痴呆症的人群,多为单身入住。在美国等一些国家,开发商们进一步推出各类新型生活方作为宣传噱头,例如“高尔夫社区”,来吸引相对年轻的中老年人,并为他们提供适应于各年龄层的持续性护理服务。三是对自身住宅的改造。近年来,大多数西方国家为尽量维持驻家老人的人口,推出了驻家“养老服务包”,着重于“服务”,而非实体建筑。很显然,此举是考虑到仍有多数居民并不愿搬进任何形式的退休或养老社区,并尽可能减少新建设施和建筑。

    在空巢老人的问题上,中国也主要是基本采取前两种主要模式,并做了大量该方面的工作。民政部的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城乡空巢家庭超过50%,部分大中城市达到70%,农村空巢老人占农村老年人口的37%,且空巢化趋势还在持续。有专家预言,空巢家庭将是21世纪我国城市,甚至是许多农村地区老年人家庭的主要模式。相对于西方国家,空巢老人群体可能将是中国考虑老龄化住宅建设更需要关注的对象。

    无论上述三种方式的哪一种,在设计养老环境的时候,人们的想法往往简单地围绕着“扫除障碍”进行,例如去除行走、劳动或者其他活动过程中可能碰到的硬件障碍。随着居民年龄增长和设备老化,辅助设备逐渐不足以行使全部“辅助”功能,致使一些人抑制自己,不再像过去那样参与“户外活动”。这反而会令老人与社会隔离,自尊心降低并丧失独立性。事实上,根据剑桥大学幸福亚太研究院的发现,营造舒适幸福养老环境的关键在于必须超越单纯的“扫除障碍”或“辅助功能”,开始积极主动的创造有利环境。“有利环境”并非指辅助设备,相反,这是指能提供适当程度的挑战和支持的环境。比如说,英国最近首先创造并推广了“记忆诊所”的理念,通过专家引导和社区看护人员的帮助,激发自身记忆潜能,延缓衰老,从而保持年轻的身心状态。

    如今,在满足生活的基本需求以外,舒适的退休(老龄)生活的定义逐渐延伸到特定年龄群体的文化和情感特征,“养老”追求的是让年长者能够独立而有尊严的生活在安全的、社区化的环境中。随着对老龄化需求异质性认识的加深,传统的住宅和养老服务已不能满足全部需求,在一些国家已经出现更完善的服务方式。各地运营商针对异质化需求,在提供养老社区和服务时都轻“量”重“质”,试图避免制式特质,推崇可以提升幸福感的“家庭式”的环境、外观和组织结构,而非机构式的运作。在美国,许多养老社区服务推出了有关于艺术欣赏与创作、健身养生、学术教育、休闲娱乐的定期课程,并不断组织开展短途旅行,在保障老年人生活基本需求的基础上,帮助老年人提高社会活动参与性和幸福感,追求新的生活方向,“老有所养,老有所乐”。社区义工也会组织老年人帮助居民开展家庭活动,让老年人透过为家庭和社会表达关爱的同时体现自身的价值及意义。

    目前中国也越来越关注这方面工作,并于2013年底发布首部《适老报告》,通过对不同地区、不同年龄段年长人群进行调查分析,试图尽可能全面、准确地反映当下中国老年人对养老的需求,帮助制定出适合中国国情的养老服务建设方案。在过去十年里,老龄化社区设计最关注的因素已经转变为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的可持续性,这对社区建筑及养老服务都已产生良性影响。养老社区开始坚持以人为本,养老服务可随着居民的健康状况进行调整。这种调整将逐渐代替单一的设备支持,使居民无需因身体条件或生活状况的变化而离开原住地。此类老龄化住宅的发展模式,十分值得中国房屋运营商和开发商借鉴。相信在传统养老观念的基础上,“幸福养老”的理念将成为中国养老服务机制发展的一大趋势,在借鉴西方领先的服务经验的同时,着力打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养老服务建设机制,真正帮助老年人塑造他们幸福的老年生活,创建美丽、繁荣、幸福的社会。(财富中文网)

本文第一作者苏德中 (Timothy T.C. So)为剑桥大学心理学学者和企管专家,创立并管理International Flourishing Group (IFG),任剑桥大学幸福研究院亚太主任、罗兰贝格大中华区独立董事、全球华人积极心理学协会董事会主席。第二作者Leo Campbell为2011年“全球最佳老龄人口住宅建筑奖”获奖者、澳大利亚建筑协会创办者之一、澳大利亚建筑师学会成员。

热读文章
热门视频
扫描二维码下载财富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