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打开
美国应害怕中方投资吗?

美国应害怕中方投资吗?

Minxin Pei 2014-11-03
中国对美投资存在的最大障碍,不是贸易保护主义或歧视问题,而是中国投资者在“走出去”时不够老道且亟缺管理技巧。

    中国民营保险集团安邦保险(Anbang)近期斥资19.5亿美元收购纽约标志性的华尔道夫酒店(Waldorf Astoria Hotel),该事件在美国登上了新闻头条。吸引人们眼球的,不仅是这家中资企业的出价(19.5亿美元创下了迄今美国酒店收购价格的新高),更重要的是收购者的身份。。

    与其他中资公司所发起的备受瞩目的收购类似,如双汇2013年5月份以47亿美元收购史密斯菲尔德食品(Smithfield Foods),最新的华尔道夫酒店收购案提出了重要的商业和政策问题:驱动中国对外直接投资(FDI)的因素是什么?应对这一重大发展趋势的最佳策略是什么?

    中国在美国非金融类投资的兴起并非偶然。强大的经济力量正在推动中国投资者进军美国和全球各地。根据中国商务部的数据,过去十年里中国对外投资出现激增。2002年,中国对外投资规模仅为27亿美元。但到2013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激增至1080亿美元。中国政府估计,今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将达1200亿美元。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已从2002年的300亿美元累计增长至如今的6600亿美元。不过,其中大部分(近60%)都投向了香港、英属维尔京群岛和开曼群岛。(据推测,中国投资者更愿意将这三个地区作为海外投资的中转站。)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背后的推动力量几乎与三十年前推动日本投资者奔赴海外的因素一模一样。中国有庞大的过剩储蓄(如4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而美国和欧洲目前的资产估值富有吸引力。对于中国私人投资者而言,收购海外资产能获得相当丰厚的回报。并且,赴欧美投资有助于分散私人财产风险。此外,这些国家为吸引海外直接投资纷纷推出投资移民计划,中国私人投资者在寻求境外投资的同时,有机会获得永久居民身份。(在美国为投资超过50万美元的外国人签发的1万份EB-5签证中,中国投资者目前占了85%。)

    虽然来自中国的投资增加理应受到欢迎,但目的地国家的政商界人士对相关的安全性和公平性问题感到担心。围绕这些问题的焦虑情绪可能有些过度,但也并非没有道理,因为中国国有企业占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总额的60%。那些担心中国在敏感领域(如高科技、通讯、能源等)投资会带来潜在安全威胁的人认为,考虑到中国政府为获得技术和资源安全而制定的“走出去”战略,应该对来自中国的投资进行审查。但是,总体而言,美国仍然对中方投资敞开大门。只有在极少数情况下,政界的反对和国家安全问题才会使拟议交易夭折。最有名的案例包括2005中国国有能源巨头中海油(CNOOC)收购优尼科(Unocal)案以及2008年中国领先的电信设备制造商华为(Huawei)收购3Com案,这两项交易均受到监管阻挠而未果。

    也许是意识到在美国可能会遭遇排挤,大多数中国国有企业都明智地选择回避购买美国资产。纽约咨询公司荣鼎集团(Rhodium Group)收集的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在美国的直接投资达140亿美元,中资民营企业占了70%。据中国商务部称,在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中,美国实际上是最受欢迎的目的地之一,仅次于香港、英属维尔京群岛和开曼群岛。精明的投资者(中国民营资本)更是将美国视为首选海外投资目的地。

    不过,同样的数据也表明,如果两国私营部门(而不是政府)都采取了正确的措施,那么美国所吸引的中国民营资本应该高于目前水平。

    目前,所有的焦点都聚集在美中双边投资协定(BIT)上,如果协定敲定,两国在批准投资项目上会有更加透明的规则。遗憾的是,有关该协定的谈判已陷入僵局。荣鼎集团的数据显示,与此同时,在2010-2020这十年里,估计将有2万亿美元资金涌出中国,去寻找富有吸引力的投资交易。

    与传统观点相反的是,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面临的最大障碍并不是保护主义或歧视,而是中国投资者对目的地市场不够了解,亟缺管理技能且不够老道。据中国主权财富基金中投公司(China Investment Corp.)的一位原监事会主席称,中国对外投资有70%是失败的。

    这么糟糕的战绩只能说明一件事,即中国投资者需要专业支持。而美国公司在这方面能够很好地予以支持。(财富中文网)

    裴敏欣是克莱蒙特-麦肯纳学院政治学教授,也是美国的德国马歇尔基金会的一名非常驻高级研究员。

    译者:Peter

    审校:Lina

热读文章
热门视频
扫描二维码下载财富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