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我神经敏感?“网约车跳车”当事人发声
邹佳铭
“网约车跳车”的真相是什么,还有待官方的调查结论。但是,涉事双方各执一词,又引发网民的情绪和站队,似乎又让讨论偏离了正轨,根源还在于首汽约车公关部的声明。
无可否认,公关的目的是搭建企业与社会的沟通桥梁,让社会认可企业的品牌和口碑。问题是,这种认可是公众通过你的产品、服务和社会责任,发自内心的认可。还是企业王婆卖瓜式的自说自话。
尤其是出现负面新闻的情况下,暂且不说是否存在捏造事实的情况,公关自己下场,代调查机关做结论,就十分不专业,甚至可以说是反公关的。
互联网时代,人人都可以发声,不可能有人一手能捂住别人的声音,尤其是事涉人人关心的出行安全问题,且有公安介入的情况。
事实是最好的公关。配合调查,出具相关录音录像,尊重专业调查结论。有错则改,无错加勉,才是好企业的品牌形象。否则,就有企业实际上是代平台中的个人背锅的可能,这样的声明事与愿违。
杨波
1、网约车女乘客跳车的事件,把整个行业的安全性问题又一次暴露了出来,此前是货拉拉,再往前是滴滴的安全事件,安全永远是这个行业第一优先级的问题。
2、事出反常必有妖,相比之前出的同类事件,浙江的这次事件之所以网民态度两极化,因为这不是深更半夜在荒山野岭,而是下午在城市里面,里程也只有8公里,应该说是一个极小概率的事件,平台方和当事人必有一方在说谎。
3、这个事情查清楚并不难,大白天的有人跳车,事发时的见证人应该也不少,平台方公布监控录像,当地公布事发的路段监控,司机和乘客当面对质,但是事情发生了一周多,结果弄成这么一个悬案,只能说当地和平台确实太低估了网约车的安全性对于公众神经的冲击。
4、作为首汽约车的长期客户,我个人是相信首汽说法的,大概率应该是一场“误会”,首汽司机大都是职业司机,很多还是出租车司机转过来的,几乎很难想象大白天下午,一段8公里的行程,会对乘客图谋不轨,而且这个司机是两证(网约车运营证、网约车驾驶证)齐全的,大部分城市要拿到这两个证件的司机比例也不会高,更难以想象这种职业司机会去图谋不轨。
5、当然,首汽约车在事发之后的声明,显然也有些不当,既然司机图谋不轨的概率极低,就应该第一时间公布录音、录像等监控,或者跟地方政府一起公布,事情恐怕就不会闹成现在这样的被动局面,事件本身并不复杂,搞成这样,首汽自己的危机公关意识不强,把事件当成普通的纠纷来处理,凸显了对于安全第一概念的轻视。
6、安全第一永远是第一位的,有此前“河南空姐案”冰封顺风车的案例在前面,首汽的反应确实是不合格,对于整个行业来说,也应该警醒,这个时候与其落井下石(国内同业竞争常用的手法),不如反思下自己,对于安全这根红线,内部有没有放到第一位,万一自己遇到这种事件,会不会比首汽做的更好,这才是对于行业最大的启示,赢了别人输了全行业又有什么意义呢。
7、“女乘客跳车”这种大新闻,当然是一个报道的好噱头,但还是那句话:事出反常必有妖,对于本来就已经很弱势的媒体来说,如果事情反转,在弄了一个大新闻之后,收获的是什么,恐怕也值得思索吧,是在渲染社会的不安全感吗?
8、对于乘客、司机、平台等各方来说,安全永远是第一位,在目前技术手段已经极为完善的情况下,让出行的乘客能够真正安心,不要杯弓蛇影,还需要好好宣传吧。
9、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对于已经合法化的网约车行业来说,不要总想着窝里斗,把此类事件看作是全行业的重大挑战,怎么去合作建立全行业的安全机制,格局更大,看得更长远,才是长治久安之道。
Lone ranger
取证如此困难,不论事情经过如何,首汽责无旁贷!
上帝跟你讲
安全第一 质量第一 产品与服务存在的基础
卫东
这起乘客跳车事件,不得不让人想起之前发生在货拉拉上的那跳车悲剧,不过万幸的是,本次跳车事件的受害者只是受伤,并没有危及性命。
从当事人的声明来看,司机未按导航行车,而且也并未跟当事人提及,这个可能是导致当事人警惕并下决心跳车的原因,联想到之前网约车中发生的很多恶性案件,当事人会有如此警觉也很正常,但责任到底在不在司机身上,似乎也很难说,目前就看首汽约车会如何表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