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500强 活动 榜单 商业 科技 领导力 视频 专题 品牌中心
杂志订阅

字节1/3员工拒绝取消大小周

2021-06-22 12:30
文本设置
小号
默认
大号
Plus(0条)
上周字节跳动在公司内部展开“字节跳动取消大小周”的调研,然而,万万没想到,三分之一的人不支持取消大小周。不少员工表示,支持大小周就是为了加班费。 | 相关阅读(中国基金报)
53
陌子戚

陌子戚

选得幽居惬野情,终年无送亦无迎

讨论大小周或是加班的问题,其本质是讨论工作的根本目的。工作是为了通过劳动交换生活必需品的过程?还是创造个人价值,实现个人理念的过程?如果从人本主义的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来讨论这个问题,那就需要理解高级需要出现之前,必须先满足低级需要。至少对于基数庞大从事基础工作的人群,现阶段工作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取薪资以维持自身在社会上的物理存续。也就是说,可观数目的普通职场人,现有的工作所得只能满足获取生存必需品,并不能提供更高层次的精神追求。这也就不难理解大量的职场人选择了“心甘情愿”的加班,以时间成本换取更多“财富”,以此超越现阶段的低级需求层次(甚至是所谓的阶级跃升)。甚至一些公司的加班所得报酬并未按国家最低标准的2倍工资支付给职场人,但聊胜于无的1.2-1.5倍加班费以及工作补贴已经足以让不少生活“困窘”的“打工人”前仆后继地走入繁重的工作之中。更不用提加班也成为未来竞争职业舞台的一种积累,无论是工作能力的锻炼,或是更频繁地接触到更好的工作机会与平台。
 
但是,当代职场人中也有很高比例的人群反对或者拒绝在工作时长之外加班。他们的理由也很充分,有限的时间成本花费在加班和工作之上,也就必然会削减留给情感以及自我实现的时间。所以,他们宁可拒绝高额(或者只是略高于普通薪资)的加班费,也会将时间花费在家人、爱人或是自我娱乐之上。这种看似“不思进取”的表现实际上也体现了当代职场人的无奈。尤其是已经组建家庭的职场人,他们如果长期拒绝加班,经常会在同职业竞争环境中处于不利位置,从而在未来的职场升迁以及机会挖掘上顾此失彼。但如果为了获得更高的平台或是更丰厚的回报选择牺牲维系家庭的时间,也容易诱发一系列的家庭矛盾,进一步促成生活压力的恶性循环,双重压力之下不免让职场人进退失据。
 
这场博弈之中,所有的明文条款都没有实际的约束力,但部分参与者们“自发地”选择了入局或者退出,他们做出的选择都基于不成文的“潜规则”。无论是“心甘情愿”还是“不思进取”,其背后做出选择的推力却是大量职场人对于现实生活的无言妥协。这也使最令人沮丧的现实,如果不提升自身的收入水平和职业平台,大多数职场人都只能满足最基础的缺失需要(deficit or deficiency need),却很难满足高层级需求生长需要(growth need)。社会巨大的生活压力也迫使职场人陷入同阶层或同职业的恶劣竞争之中。 现在更流行用“内卷”一词来戏谑此种状况。
 
更令人感到悲哀的是,某种意义上部分职场人已经丧失了自由意志的表达权利。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早在1941年1月6日国情咨文演讲中就提出了人们应该享有的四项基本自由:言论自由(Freedom of speech),宗教自由(Freedom of worship),免于匮乏的自由(Freedom from want),免于恐惧的自由(Freedom from fear)。自由意志的保障也是人性的基本需求。但是大量职场人的工作和生活追求更像是对残酷现实的应激反应。巨大的工作压力之下还需顾及来自社会,行业以及家庭的评价和期许。如果做出了有异于“常规”的自由选择,职场人将会背负巨大的阴影,甚至是“社会性死亡”。当他们被压垮的时候,却被归结于其自身的能力不足与性格缺陷。类似的最基本权利保障却逐渐模糊在“潜规则”泛滥之下的职场。最终,未来职场人即使选择拼命“内卷”也很难获得更多的社会资源,更不用谈个人自我价值实现。“躺平”,也将会是更多“心有余而力不足”者们沉默地反抗。

65
胡喜

胡喜

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去

大小周是现实存在,但并非所有存在都是合理的甚至合法的。

无论是1.2倍还是1.5倍工资,都不符合双休日加班需要支付2.0倍工资的法律规定,这已经说明了基本问题。

不能以增加了收入,就将不合理制度合理化,如果一种自由的获得,是以牺牲自由为代价的,那么这种自由本身就有问题,比如加班的自由,比如代孕的自由,比如卖淫的自由。

至于“请假”的自由,需要放在具体语境中审视,写在纸面上的自由,在实际操作中如何实现,比如团队合作,其他人都大小周加班,一个人提出要请假,他具有制度上规定的自由,即便事实上也能享受这一自由,但是他如何处理与团队其他成员的关系,他会被视为拖后腿的人而成为众矢之的。这不就是福特汽车早年发明的那种标准工作法的进阶版。

这种已经成型的系统性压迫,通过微薄的福利和甚至并未达标的额外收入将人饲喂成机器,这很难不被视为对人的异化,而且是从外到内。

当员工已经成为这个系统的一部分,并且自发维护这个系统的时候,资本家就已经完全超脱出来,而可以扮演圣人的角色,只收获尊重,脏活累活已经实现了自动化完成。

每个企业都在面临竞争,以应对竞争为理由挑起超出限度的竞争,引起全行业的效仿,始作俑者,其无后乎。

还有一点需要关注,是否身在其中才有发言权,“你到过XX吗,你了解XX吗,XX好不好只有在XX工作的人才有发言权”,这很滑稽,不是吗?

77
刘水生

刘水生

零售业变革观察者

非强制的员工加班,可能有三个动机:
1,有加班费有工作餐且自己没有必须的[休闲安排],比如约好的一场球,一次重要的聚会。

2,自己相对笨一点[或领悟力差一点、或岗位胜任度平均值以下],所以需要费更多时长,避免流程产出的效力因自己这个节点的延误而明显受损,进一步影响到团队业绩与产出,更进一步自己可能被淘汰出局。

3,你是被重视的关键岗位&关键人才,或恰好处于赶进度的项目,又或OKR关键领域瓶颈突破时间点,或者你是年度或周期内影响关键目标的重大活动与事件的主力,总之就是你如果撤,这个山头就被对手占领了,你如果休息,整个项目就停摆,公司可能遭受巨大损失。

不讨论摸鱼主义。

80
Marvin

Marvin

作为一位在职的字节跳动打工人,不太同意楼上杨波先生的观点,有几个说法甚至非常反对。
 
先说一句,字节不在后厂村。
 
第一、字节员工如果选择在隔周的working Sunday加班,将会拿到日常工资的1.2倍,包三餐甚至有其他福利。同时,在系统里有一个清晰的选项,允许你在工作周日那天申请休息。当有非常紧急的业务必须由你个人来背,或者当所有进展都要跟你来协作对接时,上级不一定会批准你的休息申请。除此之外,既然后台有这个选项,那就是可以申请的。我从未申请过,我相信大部分员工也都不会申请,因为大家可能都觉得,多挣个几千块钱不好吗?有一些月份因为节假日的冲抵,而只有一个工作周日的时候,我听到的大部分议论是:哎呀这个月又少了,好希望多几个working Sunday!
 
第二、当下外界整体一致对加班文化口诛笔伐,我觉得是外行看热闹。因为外部并不了解企业内部员工和团队的协作效率,而以我的观察,字节的协作效率是相当高的。针对工作周日,很多时候我们个人的感觉就是:本来觉得,可能这周内出不了某个方案,结果一想周日正好是工作日,那这个项目就来得及了。从效率角度出发,周日真的是有相当可观的产出的。字节是一家几乎在任何领域都面临竞争的公司,在这种状态下,全体员工多上一天班,自然会在竞争中保有一些优势,同时又能保证合法的报酬和三餐等其他福利,也没什么不对的。
 
所以我觉得还是要“剧透”一下字节员工真实的工作状态。只有基于完整事实,才能产生观点和态度。我不是PR,言论不代表公司,关于“大小周”讨论的回应,相信公司会给出说法。所以,请理解我选择匿名。

65
杨波

杨波

资深财经媒体人,专注中概股研究

1、字节跳动这三分之一员工的选择,并不令人意外,如果局限于近一年扩招的员工,恐怕绝大多数都支持加班,这不是今天的问题,而是从中国互联网诞生之后,就一直存在的悖论:用命换钱、还是用钱换命。

2、实际情况虽然没那么夸张,但是云集了互联网巨头的北京上地后厂村路这个“圣地”,被称为北京秃头率最高的地区,凸显了在健康与赚钱之间的矛盾,而更讲究平衡的外资企业,尤其是偏向互联网的外企,除了微软、谷歌这样的巨头,绝大部分都在中国市场折戟沉沙,不过据说现在招人比前几年容易,当越来越多的大厂员工在经历了996之后,退而求其次要去外企找一份安逸的工作。

3、这样的现状,凸显了互联网行业的焦虑情绪,之前曾经说过,对于互联网企业来说,尤其是头部的公司,只能活在高成长里,而即使是已经在海外市场打造出王牌产品TikTok的字节跳动,也拜托不了这种焦虑,那么字节后面的追随者们,恐怕就更不可能轻易放弃996了。

4、这样的情况,恐怕至少还得延续十年,甚至于更长的时间,尤其是当越来越多聪明的头脑进入到互联网行业中,但是市场却愈发寡头化,无论是市场竞争,还是职场,这种所谓“内卷化”的情况,很难被扭转,真正的转折点出现在什么时候,恐怕也没人知道,但是前提应该是法治化,即竞争从无限战争变成有限战争,现在开启的反垄断大潮,从这个角度来看其实是好事,可以让过去各家比拼996的军备竞赛,消停一段时间。

5、当然,从字节跳动的内部调查来看,也有越来越多的员工反对996,个人相信头部的互联网企业,对于996的公开态度,也一定是更有节制,对于已经可以“平视世界”的95后和零零后一代来说,应该也会有越来越多的员工,从单纯地追求加班费到追求生活与工作的平衡,这个趋势是一定的,字节可以发起这样的内部调查,说明内部管理团队的自省能力很强,看得很长远,这是一件好事。

6、回到员工本身,加班费与自由时间是不是一个“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的难题,恐怕也不见得,很多管理学的实践可以发现,加班与产出不一定成正比,很多员工的所谓加班文化,是为了加班而加班,迫于组织的文化传统,但是假如从效率和结果来看,怎么让工作更有效率,让时间管理更有成效,对于中国互联网的头部企业,恐怕还是需要补上这一课。

7、从国际化的角度来看,从之前海尔等家电企业出海的经历就可以看到,互联网等科技公司要真正成为一家国际性企业,本地化的重要一环,就是接受欧洲、美国的工会文化和职场惯例,虽然硅谷企业的加班也不会少,但是出海的中国互联网巨头们,除了打造产品之外,在内部职场文化上能否融入到海外,才是长期而言真正的挑战,也是最大的挑战。

8、对于在应试教育中成长起来的国内年轻人来说,竞争早就不是一项陌生的活动,互联网大厂被看作是“体面的脑力工作”是这个社会普遍接受的成功路线,但是外人说的成功是不是自己的成功,恐怕也值得自己去想清楚再做选择吧。从这个角度来说,“躺平”也不是一个贬义词,比如身处风口浪尖的K12教育行业,这个时候就地卧倒选择重新出发,也未尝不是一个机会。

75
Andersen

Andersen

品牌美学爱好者

字节大小周的问题,在我看来核心并不是钱的问题,而是回到一个最初的问题:我们究竟该有怎样的生活。

很显然,字节这家公司不是可以让你work life balance的地方,我们都知道有一个观点叫“剧场效应”,就是说当电影院里的前排都站起来的时候,你也不得不站起来才能看的电影,同样道理,虽然有人为周日加班多挣点钱辩护,现实生活中,其实有很多人愿意多加班去多挣钱,当然,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字节这些年的快速发展,也离不开这些为了加班而拼命的人,让公司快速发展。然而这真的是我们应该理直气壮地宣扬出来的价值观吗?难道人活着就只是为了工作?难道多挣了几千块钱就真的比陪家人过好自己的日子更重要吗?

当前,很多中国的大公司,尤其互联网公司,有体量,有盈利,有资本市场的良好表现。然而我认为,在人文关怀和企业价值上就是区别“大”和“伟大”的分界点,人文主义关怀的一个核心,就是把人当人看,而不是只把人当赚钱的工具。如果当一个组织里的人也把自己也只当赚钱的工具,而为了周末多一些钱加班而开心的话,那我只能说这个组织里的人的价值观,并不是值得赞扬的。至少我不认同。

就像在欧美发达国家,这些国家的工作方式也并没有很激进,也不支持加班,甚至有的一周四天上班,也没有看到这些国家衰退,反而他们的民众活得更开心更快乐。我想工作归工作,生活归生活,这才是人生的意义。

61
Jay

Jay

硅谷

转自领英:“一天一群农民被抢,本以为交钱了事,没想到几天后又来了,至此,每隔几天来一次,但每次都留一点点米给农民,农民心想,算了,至少他们没这么坏,还留点东西。时间久了,每到粮食收获季,这群抢匪总会来,而农民也总是准备好了粮食给他们,乐此不疲,无论是欠收还是丰收,农民们总能得到总量的5%,有时候抢匪高兴,还带点酒给农民,于是农民也乐了,说,以后我们的5%里,你们可以再拿走2%,从此后,农民就留下3%,还经常告诉别村的人,他们有多好,不是带酒给他们,就是带肉给他们,不能再好了,而自己也生活的很不错,有米,有酒,也有肉。”

42
白杨

白杨

新时代的青年

个人认为新时代其实就是经济时代,每个人都在为了钱而奋斗,可以说这个时代的年轻人是用生命在赚钱,新时代的方方面面都需要钱,科技不断发展、更新也促使我们不断更新换代,我们身为这个时代的年轻人也只能拼命赚钱。

56
杨三四

杨三四

The only way to do great work is to love what you do.

盛行996、大小周的互联网巨头一直以来都被口诛笔伐,但当真的面临取消大小周的选择时,却又有这么多人不愿意。这说明员工心里真的很矛盾——既想好好休息,又不愿意自己的收入下降。很多人反感周末加班,实际上主要反感的是加没有必要的班,也没有加班费或补贴。而字节跳动的员工周末加班,公司管一日三餐,还按照法律给双倍工资,相比之下算是“良心大小周”了,也难怪这么多人不愿意取消这个大小周制度。

最近腾讯光子工作室群“试点强制下班”,也引发了一波热议。其实对打工人来说,比起强制大小周或强制准点下班,有选择加班或下班的权利,收入也相对有保障,才是真的“快乐星球”。

3
Tony

Tony

Amazon/Meta 可持续发展

负责人的告诉你,1.2倍的工资不合法,少了 - 法律规定是2.0倍

3
安志强

安志强

字节的运营可以拿到20k吗

评论

撰写或查看更多评论

请打开财富Plus APP

前往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