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秘回归,性感不再?
刘水生
多元审美时代来临,“悦己”取代“悦人”成为女性消费主线,维密的处境,其实也是整个中国社会零售消费困境的微缩版。
1,产品同质化,以及非标农产品冒充产地乱象,导致供给端在规模越大越成功理论指引下,陷入无止境无底线的恶性竞争中;
2,渠道影响供应链,各零售渠道应该针对不同细分客群而定制自己的供应链,但投入不够坚决,专业度处于初中生;
3,消费者可选择的渠道太多,是典型的渠道过剩状态,一个典型的城市5口之家[爷爷奶奶爸妈+一个孩子],直接面对的消费渠道可能包括3家电商平台+2个直播平台+5家大型超市+3家前置仓或社区生鲜超市+5家社区团购平台+2个菜市场。差不多超过20个[可购买渠道]。
4,这场“抢客大战”,特别像10个学生抢6个凳子的游戏,各路卖家铆足了劲,以能出货为第一目标、刀片薄利为第二目标、计划性二次三次重复购买为第三目标,不断调整姿势,以get到消费者多层次、多维度、脆弱又敏感的消费需求。
南桥北桥不是桥
不断被贩卖身材焦虑后,我终于看到了一种健康的消费观。美是什么?为了回答这个问题,学者们甚至创立一个学科“美学”来研究它。抛开定义,以及他的标准。当提到美,你的脑海里闪过的是什么——梵高的《星空》、夕阳下的海浪、还是对面同事穿的那条像波尔多红酒一样醉人的裙子?每个人感受到的美都是不同的。美是多元的,我们的审美也是多元的。
但对于人外表上的美,往往是标签式的。皮肤白、丰腴、腰细、健壮……标签本身是一种分类与单一化,同时也在固化我们思考的Routine。而这种现象的背后,是一个庞大的恶性循环。我们对某些特征的喜爱,会让媒介(电影电视、广告等)更倾向于为我们呈现这些内容,而这些内容也会反过来重塑我们的审美,当然这其中少不了一些刻意贩卖焦虑的成分。审美倾向单一还并不是大问题,但某些特征的极端追求是极为不健康的,医美也由此顺应需求而生。
最近很流行的一个词是”躺平“,意指低欲望但快乐地生活。面对颜值焦虑,我觉得不妨也一起“躺平”,发现主流标签化之外的美。烟花绚丽却易逝,玻尿酸也是如此。与其风中追风不如健康生活,各自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