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大疆造车不成功,就要彻底没落了?
坤祚
大疆并不生产汽车,其汽车业务To B ,只是车企的供应商。小鹏汽车在今年上海车展发布的新车,首次搭载的激光雷达出自大疆。
相比其它公司,大疆的自动驾驶技术方案最显著的改变在于,其有意且凭借着实力压低了车载硬件的成本。这一点,小鹏汽车何小鹏颇为赞同,他认为当前车企盲目堆砌硬件,以至于智能汽车成本过于高昂。有意思的是,大疆将汽车业务部门命名为智能驾驶BU,其范围远大于汽车业当前的“自动驾驶”。
认为消费级无人机过了黄金年代,据此判断大疆碰到了行业天花板的观点,不能完全同意。并没有数据证明民用无人机市场在萎缩,相反,这是一个更新换代、复购频率比较高的电子产品。在民用以外的领域,比如农业无人机,大疆也深耕有时,它和极飞科技联手占据了国内近90%的市场份额。无人机在测绘领域的应用,大疆独占鳌头。
大疆从2018年不再对外公布业绩,这篇报道猜测是因为业绩下滑,有些武断。了解大疆在2018年创下的“融资奇景”的人,其实可以想通大疆这两年为什么不再公开财务数据。当年4月,大疆自己站上了拍卖桌,他要求投资人排队参与三轮竞价,价高者可以参与自己这一轮10亿美元的融资。因为这件事,大疆与投资界交恶,不少投资人认为这家公司“太骄傲了”。
另外,这篇报道提到,“大疆2020年营收和利润同比增长超过30%”,消息来源是未具名的投资人,未必完全准确。
比较个人的看法,从技术层面讲,大疆能够做好天上飞的,也能造好地上跑的,这家公司能够把空中飞行器领域积累的技术,复制到陆地交通工具上,两者有跨度,但又具有高度重叠,都需要“眼”和“脑”的灵敏。
但是,从产品经营层面说,大疆销售“车机系统”,最不确定的因素,或许是1号位汪韬其人。和无人机面向C端、产品为王不一样,大疆的车机只是产业链中并非不可替代的一环,与众多车企打交道,需要“把朋友搞得多多的,敌人搞得少少的”,但说出“这个世界笨得不可思议”的汪滔,也许并不精于此道,也不屑于此道。这一点,卖电池给车企的宁德时代曾毓群,比他会。另外,世上唯一让汪韬佩服的人——任正非(汪韬2015年接受福布斯采访时所说),已经带领华为和车企合作推出了量产车型,目前明确采购华为主机和方案的车企,已经不下于五家。大疆目前的伙伴,除了小鹏,只有大众中国表示将和大疆合作研发自动(半自动)驾驶技术,但外界未知进度。
汪滔是中国科技圈尤其特别和神秘的创业者,从他在无人机产业的成功来说,他有骄傲的资本。但他和他的企业,正在面临着成长的烦恼,跨入另一个领域,他或许需要“修复”此前一手制造的裂痕(包括员工关系和人才流失),以及适应并熟稔于产品以外的商业世界。
在2021年春节前的年会上,汪滔通过远程直播对全体员工说:自己以前太高傲,认为“这个世界笨得不可思议”,但其实很多事情没弄明白,却匆匆拍板。
牛仔裤的夏天
任何新东西的落地都需要时间,以及通往终点的路径。做硬件出身的大疆老板汪滔,此刻就面临着公司发展的岔路口:是一门心思地搞无人机技术研发,还是转行挤入已经不是先行者的智能汽车行业。
当前不仅主营业务增势放缓,再投资的能力被削弱,而且整个人才梯队也出现断档,同时也没有一个非常适合的人物来组织和运营整个项目。
大疆车载需要在保障性能的前提下降成本、降功耗,从而让这款新产品能有相对较低的消费门槛,让更多的消费者能够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