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丰同城将赴港拿下“即时物流第一股”
不再犹豫
尽管国内的即时配送市场预计还要三五年才会真正成熟,企业要具备强大的数据技术、精细化运营能力和足够的资金实力,才有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存活下来,但对顺丰来说,现在就将这一细分业务板块拆分上市也可以说是必然之举。顺丰重资产的直营模式注定了其持续的资金“饥渴”状态,而在业绩亏损的情况下更难对新业务持续投入,分拆业务上市无疑有助于其拓展多元化融资渠道。
如果顺丰同城顺利上市,算上一个多月前正式登陆港交所的顺丰房托(即香港版REITs),顺风系上市公司将达到三家。顺丰房托和顺丰同城急送在短时间内相继上市的背后,是顺丰甩开竞争对手的急切之心,因为只有大力拓展新业务、构建新护城河,并推进不同业务板块独立上市,顺丰才能尽快发挥领先优势,避免因深陷传统快递业务的”红海“而日益被动的局面。
不过,虽然多元化的新业务被顺丰寄予厚望,但短期内具备持续造血功能的仍是传统业务板块。2020年顺丰传统业务板块(时效业务板块和经济业务板块)实现营收1105.08亿元,同比增长32.44%,占总收入的71.76%。特别是在今年第一季度业绩亏损的背景下,传统业务板块更是保障顺丰整体收入的“稳定器”。进攻“蓝海”市场的同时还要守住“红海”市场,顺丰的突围可谓任重而道远。
杨三四
假如顺丰同城上市成功,对顺丰控股来讲可起到一定的补血作用。可是,跟其主业相比,同城配送缺乏投资想象力。全国争对消费端的同城配送业务几乎被美团和饿了么占据了大半,两者依托其平台化的运营方式增强了商户和消费者的粘性。而位居第三的达达尽管没有这样的先天优势,却在多年深耕众包的路线收获了知名度,被普遍不依赖平台的需求端接受。在内卷严重的配送行业中,顺丰同城缺乏独特的标签共识度。
此外,顺丰正面临着大象转身的传统困境。比如2011年入局的便利店早已草草收场;2014年主打O2O的嘿店也已难觅踪影;2015年的蜂巢被菜鸟驿站等打的落花流水;2020年丰食的特点也只是突出了预定送餐的功能,本质上还是一款外卖APP。大致梳理这些非主业的情况,不难发现顺丰要么缺乏创新跟着别人后头追,要么创新过程中没有抓住需求痛点而被淘汰。顺丰的股价今年2月达到了历史最高点,但不到半年就几乎腰斩,目前报66.4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