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阻止了中国教授“学术休假”?
苏牧野
从我身边大学教授朋友们的经历看,做过海外访问学者的不少,休过学术假的没有一个。
按照现有规定,副教授以上连续工作五年且能履行岗位职责的教师,必须安排至少半年的脱产培训或学术假。学术假(sabbatical)的做法来自西方学术界,目的是让忙于教学的老师们用一段足够长的时间休息、充电、反思自己的职业,然后精神焕发地重返课堂。在这个高浓度知识行业,不时暂停一下,不管是为了沉淀还是重启,对一位老师保持知识和精神始终“在线”的状态,都十分重要。
我的一位在西方大学校园做教授的朋友,几年前休了一个学术假。当时她可以在两个选项中选择:要么休一整年,拿正常工资的三分之二;要么休半年,拿全额工资。她选择了前者,加上一头一尾两个暑假,她总共休息了14个月,带着家人回到自己的故乡居住,自己在校园的房子出租出去来弥补收入的减少。其间她完成了一本书的写作,又给第二本书开了个头。在假期结束时,她的确感觉重焕生机,甚至“再一次爱上了教师这个职业”。
学术假不同于访问学者的特点就在于:它不规定你必须做什么,所以你要承担 “自由的重负”,自己来确保如何更充实地过完这一年。对面临许多行政工作、论文考核、项目压力的中国“青椒”来说,抽身非常不易,要在一年假期之后获得自我实现的满足感,恐怕就更难。而做访问学者,起码意味着一段海外经历,不论在职称评定、找国外大咖合发论文上,都能带来不少好处。所以后者远远比前者更受欢迎。
所以就像高考不破,校外补课也不会终结一样,中国高校考核体系不破,老师们休学术假的兴致也不会高。
东木
首先说明一下,这个学术休假可不同于咱们通常知道的教师寒暑假。我特意去查了一下“学术休假”这个制度的由来。学术休假(Sabbatical Leave)这个制度诞生于哈佛大学。 1880年,哈佛大学校长为了招揽人才,吸引一位梵学家到哈佛工作,制定了这一政策。政策内容是:每七年为教师提供一次学术休假,休假期间可享受半薪。这一制度马上被其他一众高校效仿,后来影响到了其他国家,成为了一项常见的教师培养制度。
在我看来,这种“学术休假”有点像很多西方国家大学毕业或者高中毕业后的“gap year”,只不过,这个休假可是有薪水而且职级都在。而在我国,这种政策难以落地也好理解,国内学术圈竞争激烈,别说半年,就是离开半个月,估计全年的考评就落下了,即便学校有意推进,教师们为了自己的前途也会思忖再三。所以,相比“学术休假”,访问学者就好很多,还是在积累经验值和搞学术,不过是换了地方,而且如果访问学者到更好的国外大学,还相当于镀金了。所以,任何制度的推行都有其土壤,根据国内实际情况的学校制度或许才是更稳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