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红“雪球”:双重风险引监管关注
许海波
所谓“雪球“产品或KODA合约,是投资者买入一个有向上敲出(止盈)的看涨期权,卖出一个没有向下敲出(止损)的看跌期权,一旦股市进入下跌通道,投资者将承受巨大损失,一般的合格投资者根本承担不了这样的敞口风险。这类产品必须设双向的止盈点和止损点。
宋晖
不知道业务员是怎么给客户介绍雪球这个产品的,但是我今年3月份就写过文章提示风险,当时还有证券公司的人来踢场子,不知道他们最近是不是在忙着做自查。
只站在投资人的视角来说,雪球在收益结构上是一个“大概率赚小钱、小概率亏大钱”的产品,看似敲出的年化收益很高,但是因为可能持有期限很短,绝对数字并不多,可能还不如直接买个中证500的指数基金,而且投资人实际拿到手的收益,还要扣除各种费用,并不是产品推介书里面写的那个年化18%或者22%,不知道有没有投资人很认真地计算过。最重要的是,这个收益并不是利息,而是期权费,恐怕普通投资人很难理解“premium”对他们意味着什么。
不过很确定的一点是,雪球并不是CODA,虽然两者都有敲入敲出的设计,但是CODA是一个call加两个put,雪球只有一个put,而且CODA是在时间轴上的一系列期权,还附加了借贷设计,比现在的雪球复杂10000倍。
姚灵
乍一看这篇新闻,对金融类产品不太了解的人可能会误认为雪球产品,是不是跟我们平时知道的雪球APP有什么关系。在这里,此雪球非彼雪球,“雪球”全称为“雪球结构化期权产品”,是一种由券商发行的收益凭证。各方市场分析者们都分析过这款产品的利弊。比如在市场上刚刚开始推出的时候,以替代固收产品为噱头,打着高收益、稳定安全的旗号,但作为一种创新型金融衍生品,其产品具有不容小觑的复杂性和高风险性。这都是普通投资者需要格外注意的。
温和的强硬派
真正熟悉雪球产品设计结构的老金融从业者,应该都会记得2008年有一款与雪球类似的产品Accumulator(累股权证),在股市下跌得环境中疯狂的收割境内的高净值客户,由于教训太惨痛,境内投资者也根据音译把这款产品称为"I kill you later"。非常有意思的是,这款被尘封在历史中的产品曾经在2006年的牛市中给同样的客户带来了极高的短期收益。前后反差之下,我们可以看到同样的金融衍生品在不同的市场环境下会有截然不同的表现,与累股权证类似的雪球产品可谓是牛市下的“蜜糖”,熊市时的“砒霜”,如果我们没有看到雪球的产品本质而把他盲目的当作一款高收益产品,当市场出现波动的时候,结果一定是非常惨痛的。
这次监管发声,我觉得是非常到位的,事实上,在连续两年的牛市下,雪球的收益不断被兑现,在收益幻境下,境内大量财富管理机构把雪球当作一款高收益固收产品在向客户推荐,在销售过程中所积累的销售错误风险,远远大于市场波动对雪球产品表现的影响。控制雪球产品的销售合规,甚至制订向个人高净值客户销售衍生品的合规细则,在此时是非常必要的。金融是一项和数字打交道的专业工作,这样的专业性也要体现在销售上,因为过去的高收益而淡化了风险,这和金融的专业性是背道而驰的。
不再犹豫
转某银行朋友:衍生品本身是一个中性的风险管理工具,媒体不能因为要流量,就一味的妖魔化和污名化。“雪球”的发展有一定的历史必然性,做好适当性管理和销售管理才是关注的重点,而不是靠一些耸人听闻的标题和阴谋论来扣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