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成立反职场陋习小组
张国防
一时间的语境中,酒桌文化这词,被粗线条犷逻辑的定义成了个彻头彻尾的贬义。
每当遇到酒桌话题,偶是个常常被别人勒令闭嘴的角色,因为的下一句一般是:这方面你最木有发言权,酒桌礼仪的发源地就是你们老家鲁国,哈哈哈......
笑谈中也确实,孔老夫子为首席的儒家倡导仁义礼智信,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华伦理的底色。其中建立的一套“礼”制的规矩和方圆,绵延到如今,依然是它故乡世相中的基因。孔老夫子倡导一生,但仅实操练习为政一方两三年,做了个中都宰,就在偶的家乡,被当地县志记录尊为第一任县长。
儿时成长过程中,春秋冬夏,尤其礼尚往来的春节中秋,一言一行,礼制无孔不入,俯首即拾。
那些个繁缛礼节,应该还真是不太符合人之本性,因为自然心性的小孩子一般对此多有厌烦,偶就是其中之一,为此还有过几次餐桌抗议。(这与再读<红楼梦>时回到大观园的宝玉兄的基本表现实属一脉,非要说他有什么封建礼制反抗精神,那是政治理论家们的绕弯分析,其实就是个天理即人欲人欲即天理的致良知之跟随本心的自然流露而已,只是他有流露的权限,而又与周遭成人环境格格不入,显得异类或者珍贵)。
还好的是实质上成长过程中在这方面从来没被强行约束规矩和边界,效果就是直到今天偶对规规矩矩的酒桌礼仪其实不太熟悉。
反倒是离开家乡二十多年后回山东出差什么的,餐桌上常常遇到这样的酒桌礼仪,位次、话术、节奏等等,但还是一知半解,以至于有次闹出笑话,一群山东人在上海吃饭稀里糊涂被推到所谓主陪座位,偶也就照葫芦画瓢干脆麻利的开场领酒七杯......然后,然后副陪位置的兄弟开始紧张了。后来才知暖场酒是主陪和副陪一起七杯的事情,但如果主陪直接七杯,副陪九杯才可......这,暖场酒加起来已经是十六杯......直到今天,也还是大家的谈资......
说到“谈资”一词,大概相当于“八卦”。顺着这词来说,这几年反倒对酒桌礼仪,有了些新的认识,尤其是去到一些非山东鲁国式酒桌氛围时一对比。
工作场景,也不是大家机械式碰面就谈产品谈商业谈投融资合作,再说了,商业从来也不仅是商业本身,它更是生活的一部分。吃饭闲聊常常亦是观察资产相关人的行为思维价值观以建立更多信任还是生出更多质疑的良好氛围和过程。
那常常几方、陌生的人们因事聚在一起,免不了吃饭时,鲁国式酒桌礼仪的起承转合,相对于节奏凌乱的氛围,反而有助于交流和增加合作的仪式感,即便是聊起家常八卦,也能各抒灵趣。以及尤其话题一时找不到点找不到节奏时的尴尬场面时,有条不紊的流程带着的节奏,是了一桌餐饭时空的良好入口。
反倒是不拘一格的餐桌,大多时候有些个觉得于吃于事于两三个小时的时间,索然......
再以及,说回到家乡,如今回到老家,大家聚在一起,餐桌流程讲究一些,氛围仪式感,让生活多了些应力节点和自带的醇香。
所以的,酒桌礼仪,虽然重外在形式而忽略或者甚至忘却内在真情实感是其固有属性,但也有它的适配场景。
所谓的令人厌恶,厌恶的也应不是这样的礼仪流程,而是流程中一类或者几类嗜酒弄权农耕官本位虚拟君本位不厚道不诚恳不尊重自己和他人之徒而已,这类人,不仅酒桌上如此,工作生活中的各个环节都是如此,他们不但可以玷污酒桌礼仪的口碑,还影响着太多场景下的各种观感。那是人的事情,不是酒桌礼仪的事情。
一时间的语境中,酒桌文化这词,被粗线条犷逻辑的定义成了个彻头彻尾的贬义。而酒桌上百态频出的源起,不是酒桌,正是这种粗犷单一纸片式思维逻辑,书读的少读的窄,短视频类碎片快餐乐的既视感......
至于有规有矩有节奏的酒桌礼仪流程,另外角度,莫如连个正儿八经的座位和桌子都没有的自助餐会有利于利于自由交流的新型创新氛围,那是另外一个话题。
如是,逻辑上区隔框架下正本清源下酒桌礼仪,也算是为家乡礼制多少正个名......
===
李广琛
虽然阿里此举有对外公关的嫌疑,但是就一个公司来讲,这也是走向国际化成为大公司比较必要的一个行动。尤其是阿里,可以说是科技圈一众大公司中陋习比较多的一个了。可能是因为阿里是从零售B2B起家的原因吧,原来阿里的破冰文化之恶俗,科技圈也是尽人皆知。随着社会风气向着文明发展,再加上新一代职场人的权利意识比较强,这样的文化早就该抛弃了。
南风过境
妥妥的此地无银三百两,之前还否认入职会进行恶俗的员工破冰游戏,现在来支持抵制酒桌文化,公关做的一套一套的,不还是为了利益,为了股票不再下跌,怕外头责备,一点没有把员工放在眼里,公司内部整的和君主制一样,职场pua文化风行,阿里上班了不起还是咋地,你不为人民服务,之前马云开办湖畔大学,拉拢多地高干,企图涉足政治,国家不拿你拿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