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财经委员会:合理调节过高收入 鼓励回报社会
苏牧野
如何调节过高收入?昨天的中央财经委员会会议上,提出要“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基础性制度安排”,我认为这是个重大的政策信号,尤其是所谓“三次分配”。
一般我们只知道初次分配和二次分配。初次分配一般是市场机制主导的,大致指我们的劳动报酬,主要体现的是企业部门和居民部门的关系。然后是再分配,当中政府就起到了主导作用,通过财税特别是通过转移支付和直接税的方式,体现的是政府和企业、政府和居民关系的调整。如果说初次分配强调“做大蛋糕”,那么二次分配就是强调“分好蛋糕”。
第三次分配指什么呢?有学者指出,第三次分配一般由私人、公共两个部门以外的第三部门——公益慈善机构和志愿者组织来主导,这种再分配以伦理道德为驱动力,基于自愿原则,以自治和多样性为特征,实现收入的进一步均平化。
因此,随着中国产生越来越多的中产阶层和富足人士,在很多富裕者有能力给别人以资助的情况之下,政策导向是,鼓励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公益慈善,把社会中更多元化的自组织、自调节、自管理的潜力发掘出来。中国的富人们,做好准备了吗?
火柴人約沃斯
我摘录部分网上的观点:
1、用税收调节,而不是道德。
2、救急不救穷,没有谁帮谁是理所当然的。
3、只要是合法收入,都是私有财产,应该得到保护,有钱人支持社会,是美德不是本分。
4、一切都要遵循法律法规。
5、马云一年拿20多亿进行慈善,河南水灾捐了1.5亿,盒马几十万件物品,结果被骂得狗血喷头、为富不仁,万恶的资本家。。。那富人的回报是什么,马云的钱的抢的和偷的吗,他辛苦创业的时候有谁可以理解,他帮助那么多中小企业致富还被这样对待?
富有富的道理,穷有穷的原因,这个世界不仅有穷人和富人,也有占人口最多数的普通中产,他们从小努力学习,考上大学,靠自己的勤劳和努力不断为家庭和国家创造财富,我曾经听一个朋友讲自己在上海工作,算社会中的高收入人群了,但在上海自己小孩想上个学、看个病、落个户都难于上天,自己租个小房子一个月租金好几千,与家人分居生活也有难处,但一年个税都要20多万,对社会的回报可以说已经很不错了,但社会的公共资源向他倾斜了多少呢?
政策推行需要遵循法度,或者引导人心甘情愿去做,前者例如缴纳税收,后者就是美德需要表扬。按劳分配、兼顾公平和效率一定是最大的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