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500强 活动 榜单 商业 科技 领导力 视频 专题 品牌中心
杂志订阅

万亿合同在手,“电建狂魔”就值900亿?

2021-08-24 12:30
文本设置
小号
默认
大号
Plus(0条)
2021年6月10日,“三峡新能源”在上交所挂牌交易,瞬间成为“人气王”,日成交金额屡屡超过100亿、居A股榜首。在连涨11个交易日后(其中七天涨停),股价冲高至8.79元,对应市值超过2500亿,约为2019年净利润率的82倍。然而,绝大多数投资人不知道的是,A股有家营收超过4000亿的巨头,旗下一小块业务(占营收的4.7%)就与三峡新能源旗鼓相当,这家公司总市值才900亿出头! | 相关阅读(智通编选)
53
柏文喜

柏文喜

中企资本联盟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

国内的央企施工类企业普遍市场化程度较低、人员负担较重、管理成本高企、盈利能力较差,因此虽然订单与营收较高,且保持了一定的增速,但是这类企业的估值都普遍比较低。

一句话,这类企业貌似市场竞争激烈,但是在很大程度上仍然属于伪市场化现象,还是吃官饭的。由此一来,虽然其业绩与增长呈爆棚之势,号称基建狂魔,但是这类企业缺乏坚实的市场化基础,作为市场化产物的资本市场自然难以给出其较高的估值。

这就是手握订单过万亿、营收超过4000亿、号称“电建狂魔”的中国电建市值才900亿,而市场化生存且正处于风口的“三峡新能源”市值超过2500亿、估值超82倍的主要原因。

50
已注销用户

已注销用户

作为大型能源央企“三峡集团”的子公司,“三峡新能源”在风能和太阳能开发投运方面都有着很大的潜力,特别是海上风电独树一帜,已经形成从采购到发标再到售电的一条龙业务链。

同时其主要订单都来源于非市场化交易,政府采购虽然稳定,但回款较慢,会带来更多的财务问题。除此之外,“三峡新能源”的净资产收益率不高,其净利润中大部分来自于政府补贴,相比于号称当代“电建狂魔”的中国电建,其市场化运作机制还需要加强,才能进一步提升营收和毛利润。

评论

撰写或查看更多评论

请打开财富Plus APP

前往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