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格漂移基金”遭抨击,属于违约行为
温和的强硬派
大家都在抨击基金管理人的风格漂移,却没有人关注投资者追涨杀跌的投资习惯,更忽视了许多基金代销机构通过建议客户频繁交易获取申购费的“恶行”,通过基金业协会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到很多代销机构每年的认申购量都远超保有量,说明这样的行为在业内已然是默认的“公序良俗”了。借着市场行情的高涨,频繁建议客户买入卖出,这无论对于投资者还是资本市场来说,都不是一件好事。
在这样的趋势下,基金管理人必然面对着更为严格的业绩考核压力,投资短期化、基金经理生命周期短期化的现象也就是必然,副总经理、知名基金经理因为一年的业绩不好就被架空,已经是见怪不怪了。我想说的是,我们思考问题必须看到这个问题的根源,批评基金公司和基金经理风格漂移而忽视对于正确投资理念的建立,这种批评本身毫无价值。
我以为当下基金投顾这件事情,可能是市场投资风格重建的开始,真正把投资者和资管机构的利益绑定,改变交易费用占收入为主的格局,促成AUM增量考核的关键变化,才是这个市场从无序走向有序的关键。在基金管理人之上,架设一个投资者视角的专业机构,才能真正改变市场的风向,而在现在的监管体系下,我更呼吁一批非基金非券商背景的三方财富可以加入到基金投顾这个系统中,才能真正多元化这个市场参与主体,改善市场的投资风格,引导资本市场更加理性的发展。
雪清晨
先科普一下“风格漂移”这个词,通常指的是基金从一种投资风格,变换到另外一种投资风格,比如从小盘成长“漂移”至大盘价值。在我看来,风格漂移是一把双刃剑,选对赛道,无可厚非,选错赛道则费力不讨好。还有“挂羊头卖狗肉”的失信之嫌。
这次监管部门对部分风格发生偏离的基金产品进行重点关注,其实就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再度被热议,基金适度的风格漂移是否违背契约精神呢?如果基金的业绩尚可,这种争论似乎可以暂时平息。但是如果漂移也未带来实质性的业绩改观甚至下降,则难免会引发基民的非议。要知道基民买基金的重要判断因素之一就是投资风格。
驾驶“基金”这辆赛车的基金经理通常都是有一个自己擅长的“赛道”,比如有些基金经理擅长科技领域,有的在医药,有的对小盘股票研究得更深入,还有的专注于投资大盘股票。当基金经理从自己熟悉和擅长的赛道,涉足新赛道时,就像一个擅长跑F1公路赛的车手去跑野外拉力赛一样,很难获得优秀的成绩。
所以,为了避免遭来风格漂移非议,及时修改基金合同或者更名才是诚恳而值得鼓励的行为。
知行致远
为了利益,代销渠道与基金管理都在为了自己机构的利益,而不按照市场规律运作,行业需要自律。
投资者要有独立的思想与风险管控意识。
不再犹豫
建议取消基金净值排名,并强制基金每年年终分红一次,绝对没人漂移了。。